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樊生林,年3月出生于原邢台县皇寺镇大百工村。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八路军工作团来到大百工村一带,十几岁的樊生林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怀着对日寇的刻骨仇恨,参加了抗日活动。先是参加了青抗先,因为工作积极,县青救会主席王文毫推荐他担任了村青抗先主席。不久,区政府让他担任百工片联防负责人。樊生林将百工、卫鲁、垴上、尧子沟等村青年组织起来,组成民兵自卫队,站岗、放哨、防特、防奸,并配合部队到邢台附近打击敌人,破坏敌人的交通、通讯。南下到东山县任职后,带领东山县人民防沙、治涝,大搞富民工程,为地方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智勇双全的杀敌英雄
年冬,在八区区长刘勇的领导下,樊生林组织青年常景堂、贾振玲、贾振汉、贾凤岗、樊景贤等,在村里建立了游击小组,樊生林任游击小组组长,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游击小组成立后,没有枪支,他们就从敌人手中夺枪。年麦收时节,樊生林打听到皇寺村回来一个日本便衣,带着一支手枪。当天晚上,他就带着贾振汉、常景堂等七八名游击队员,直奔皇寺。日本便衣正在自家房顶上睡觉,便被樊生林等人按住。樊生林厉声道:“你个狗汉奸,赶快把枪交出来!”这家伙见状不好,乖乖把枪和子弹交给了游击队。
后来,他们又用同样方法,先后抓获三个日本便衣,搞到三支枪。有了枪,樊生林和游击小组的信心更足了,他们不断到皇寺、苏村一带袭击敌人,与敌人展开游击战、麻雀战。
卫鲁村东山的窑门口炮楼驻扎着伪军一个加强班,像一颗“钉子”封锁着通往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道路。抗日政府几次想拔掉这颗“钉子”都没有成功。樊生林请示了刘勇区长后,决定智取。年11月的一天下午,樊生林带领贾振玲、贾凤岗、常景堂和贾振汉四人,肩背柴篓,用柴草盖着手枪,来到炮楼下边山坡上假装拾柴火。傍晚,樊生林等人瞅准挖封锁沟的民夫下工,炮楼里一片混乱之机,猛扑进炮楼院内。樊生林手持双枪,对着正在吃饭的伪军大声喊道:“不许动,谁动打死谁!”那些伪军被这突然袭击吓得目瞪口呆,手中饭碗纷纷落地。这时,负责接应的游击小组其他同志冲上炮楼,收缴了敌人的枪支,将十几名伪军押出炮楼。这次战斗一枪未发,缴获1支冲锋枪,12支步枪,几千发子弹和十多箱手榴弹等物资。
年11月,樊生林参加了晋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被评为民兵杀敌英雄,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年5月樊生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北八区区委委员、武委会主任。年8月大反攻开始后,樊生林带领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先后攻克苏村、谈话等据点,并参加了解放邢台城的战斗。
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详细记录下来。他走村串户,和村干部、老农民促膝长谈,制定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
方案确定后,东山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数万人上阵,花了几十万个劳动力,在风口地带筑起了2米高10米宽的拦沙堤39条、多米。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无情的风沙就摧垮了长堤。县委、县政府领导群众植树造林,先后种过10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一次也没有成功。许多人摇头叹息:“东山这个鬼地方,神仙也治不住风沙!”
失败和挫折,没有压垮谷文昌和樊生林。谷文昌指天发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樊生林豪迈地说:“日本鬼子我们都不怕,还怕这点风沙!”
谷文昌和樊生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制订方案。年,好消息终于传来,省林业部门通报:广东省电白县种植木麻黄成功。接着,县里的调查组发现白埕村的沙丘旁生长着6株挺拔的木麻黄。谷文昌、樊生林不禁又惊又喜,第二天就带领参加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的同志到6株树下,边看边议。县委派出农业部部长靳国富带领林业技术员、农村干部20多人到广东省电白县(今电白区)参观学习,还向电白县的同志要回一捆树苗,分种在西山岩林场和几个村庄,一段时间后,长势甚好。县委决定:大种木麻黄。樊生林亲自指挥调种,派出多人到厦门、永春、平和、南靖等地采种。省林业厅、地委、专署大力支持,林业部从国外进口树种给予支援。
连续三年,天一下雨,东山人民就冒雨出动,先后植树亩,多座山头,多亩沙滩,全部披上了绿装。条总长达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全岛。一排排木麻黄四季常青,昂首挺立,在3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构成第一道屏障。
东山造林成功,轰动全省,乃至全国。东山岛成为福建,乃至华东区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40多年过去了,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已达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绿化率达96%。人们生活在枝繁叶茂、绿树成荫、花红草绿的优美环境中,粉墙红瓦的别墅楼林立成片。
个时代修建的一系列工程至今仍造福东山百姓。
东山还是一个易涝的地方,特别是遇到海潮,“一次水淹,三年绝收”。樊生林请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建水库,修水渠,筑堤建闸防海潮。工程完工后,不仅扩大了多亩耕地,而且粮食、甘蔗、花生大幅度增产。县里还建起了1.8万公亩盐场,最高年产达3万吨,为当时的东山创造了可观的财政收入,至今仍发挥着较好效益。
海上大堤筑路人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海域,与大陆的最近距离只不过五六百米,但水深浪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千百年来,舟覆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世世代代的海岛人,盼望着能修一条海堤,把东山与大陆相接,使孤岛变成半岛。
“把海岛变半岛”是人民群众的愿望,谷文昌与樊生林毅然决定:修一条海堤,把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经过勘察设计,海堤从东山县八尺门至云霄县。这一段海水最深处10.9米,全长米,外延公路米。大堤高出水面5米,底宽米,顶宽13米,防浪墙高6.25米。初步测算需投入万个工日,土、石、沙料近50万立方米,总投资万元,在当时可谓工程浩大。
年初工程动工,谷文昌担任建堤领导小组组长,樊生林任工程总指挥。樊生林吃住在工地,全力以赴,具体指挥。八尺门海峡工地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的政治面目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职务却是工程总指挥。他中等身材,洗得发白的蓝制服沾满泥巴和海水,苍白的瘦脸上被海风刻下一道道皱纹。“这是我们的樊县长哇!”民工们向他投去崇敬的目光,仍然亲切地叫他“县长”,可见他在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威望,极大的号召力。
从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樊生林心中十分苦闷。但群众的信赖,使他心灵深处得到了安慰。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同,他还需要什么呢!
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与动力下,樊生林夜以继日拼命苦干着,海堤工程原计划两年完成,结果只用了一年;原计划投资万元,只用了万元,为国家节省了四分之一资金。
有人悄悄地问樊生林:“你当了右倾还这么拼命?”他说:“定我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还没开除我的党籍嘛,党员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偷懒,我也不会偷懒!”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到年6月海堤竣工,天堑变通途,海岛变半岛的美梦终于成了现实。如今从东山开往四面八方的大小车辆,日夜在海堤上穿梭;高21米长4公里的雄伟渡槽,跨过海堤,把云霄县的淡水引入东山,造福人民。
比大海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樊生林默默地站在了英雄的后面,不争功,不图名,不图利,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女作家霍达专程来到东山县,采访了这位北方汉子,写下了《海上丰碑》,年1月26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年2月,樊生林离开了东山县,调任龙溪专署林业局局长,继续为东山岛增绿添彩。年12月,樊生林调任龙溪地委秘书长。年3月出任地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称行署副专员)。年,省府任命樊生林为行署顾问。年3月离职休养。
年8月22日,樊生林由于多年劳累和艰苦生活,积劳成疾,因病逝世,终年70岁。
防风治沙的模范
唯实不唯上的实干家
8年6月,樊生林被抽调南下。年调福建省东山县工作,任副县长兼任城关区党委书记,他的前任区委书记就是谷文昌。年11月,樊生林任东山县县长,与县委书记谷文昌搭档。
樊生林与谷文昌一样,都是太行山的儿子,都在太行山工作战斗过,两人一同随长江支队南下,先后来到东山县。当他们两人踏上东山县时,看到东山县的情景,这两位从无数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战士不禁流下了泪水。从那一刻起,两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誓言,不改变东山的面貌决不罢休。
千百年来,东山人民被风、沙、旱、涝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全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间,风沙吞没了13个村庄,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9年全岛6万多人,有0人死于天花,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占1/10。
面对多灾多难的群众,谷文昌与樊生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做梦也在想着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一个飞沙走石的冬天,谷文昌、樊生林分头率领技术人员,探风口,查沙丘,走遍了东山的大小山头,把一个个风口的风
有一阵子,“千斤稻,万斤薯”“拔白旗,放卫星”之风吹进东山岛。祖祖辈辈农民出身的樊生林一看就知道,这是弄虚作假,劳民伤财,坚决不能搞。上边逼得紧,万不得已,他们只好虚以应付。上面让搞密植,他们硬着头皮向上级反映东山“土质特殊,不宜密植”,一面把密植的面积缩小到几块巴掌大的“试点”,支应差事。上面要“拔白旗”,樊生林踏遍全岛,却不忍心拔一个。他想:共产党的干部要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实话。遇到事不能总把责任往下推,让下边的干部当“替罪羊”,那咱在老百姓的眼里成了什么样?因此,樊生林被一些人借题发挥,揪住了“小辫子”,把他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了职。
撤了职的樊生林也没有闲着,三年困难时期,谷文昌、樊生林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勤俭节约,压缩开支,把省下来的钱为群众卖粮食。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东山人总动情地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东山县没有饿死一个人。
谷文昌、樊生林还带领全县人民大办水利,一眼眼水井、一处处塘坝、一座座水库、一条条管道逐步建立起来。全县最大的红旗水库干支渠长达13公里,直至目前仍灌溉着多亩土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