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艺心造物新栏目「杭州四时幽赏」来了!

明代文学家高濂写了一本名叫《四时幽赏录》的书,他以杭州本地人的视角,记录了杭州四季景色和赏玩乐趣。书中记录的部分杭州景色早已不复存在,而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洗礼,却依然光鲜亮丽。

「杭州四时幽赏」新栏目便是跟随高濂的记录,挖掘杭州好玩的角落,了解杭州百年变迁!

提及赏梅,多数人在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杭州的孤山梅花,明代文学家高濂在《四时幽赏录》中写的《孤山月下看梅花》,便是记录他在杭州时游历孤山、赏梅的感悟。

全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在杭州,梅花景致出名的有三处——孤山梅花,灵峰探梅,西溪梅花。

其中孤山梅花又是最具名气且最独特者。论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孤山之梅的美丽,更是因为和别处的梅花比起来,孤山梅花背后有着更有趣的人文历史故事,和更深的文脉精神。

孤山,位于西湖风景区旁,毗邻着断桥与白堤。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不仅风景优美,还汇聚着众多的文物胜迹。

▲孤山是西湖最大的湖屿

截取自高德卫星地图

孤山之名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被人耳闻,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诗句来形容孤山美景,可见孤山作为一座单纯的风景之山,在那时已经小有名气。

清代的《御览孤山志》中更有着“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的赞誉之言。这样的一座风景秀美之山为何被称为“孤山”呢?

▲孤山北面石壁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关于山水的命名曾有这样的概念:“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孤山是火山喷发时的流纹岩形成的岛屿,山底与地面相连,但因为在水中独立,因此被称为孤山。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如今流传的杭州三怪: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事实上,正是因为后来人们在修建了西泠桥和白堤之后,连接了孤山的两端,使其成为与山相连之屿,又因山底部分相接,是谓孤山不孤。

▲孤山地图

截取自高德卫星地图

西泠桥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我们能从古籍中找到的是西泠桥至晚在南齐前已存在。南齐歌伎苏小小的故事中就已出现了西泠桥。纪念苏小小的南朝民歌《苏小小歌》中“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提及的“西陵”也就是现在的“西泠”。

传闻苏小小之墓也在西泠桥畔,但真假与否已经在史书的长页中落尽。后世的人们仍旧在西泠桥边为苏小小修缮了陵墓,以作纪念,也就是现今西泠桥旁的苏小小墓。

▲苏小小墓

而另一条链接孤山的通道是被大众广为所知的白堤,因杭州人民纪念白居易而命名,原名则是“白沙堤”。

但那其实并非白居易所修建的,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不复存在。对此我们在上一篇关于西湖的文章中也有详细的介绍。

▲点此图片,了解白居易和白堤的故事

孤山风景秀丽,草木花卉更是品种繁多,还有着岁以上的古树,但为何提及孤山,人们总是最先想到梅花呢?这就要了解其中一个关键人物——林逋。

事实上,孤山梅花在唐朝时期就已有一定规模。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中是这样写的:“二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从白居易的这首诗作可以看出,孤山与吴山的伍相庙两处在当时已是杭城春游赏梅胜地,而《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也是现存文献资料中最早的关于孤山梅花的记载。

▲春雨洗礼下的孤山梅花

有白居易这样名声颇丰的诗人在前,林逋究竟凭什么超越他,让孤山梅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赏梅朝圣之地呢?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林逋是谁?

可能很多人知道“梅妻鹤子”的典故,知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知道林逋是个诗人,但将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来龙去脉却未必是人人都能想到的。

或许林逋在写下那一句来自近千年前的诗句时,也未曾想到孤山与梅花的不解之缘就此绵延。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画像

来自清·顾沅辑《古圣贤像传略·林和靖像》

宋史中对林逋的记载有:“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可见林逋在经历了年少丧亲,家贫苦学,游学有所成等经历之后,隐居在了杭州西湖的孤山内,不问外事。他以湖山为伴,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过着悠闲而清淡的生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他完全放弃了与人交际来往,他也常常与好友清谈对诗,他的会客方式相较于一般文人雅士,实在是清丽脱俗恍若谪仙。

▲梅与鹤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以鹤为信,实在显得林逋的隐居生活脱离尘世,很难不令人心向往之。

宋真宗曾听闻其名声与才气,赐给他粟帛,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当时很多人都劝他出仕,但都被林逋谢绝,还说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林逋生活在一个朝廷征求各类高士逸民装点升平,而士大夫浮薄奔竞成风又亟待倡导复古,砥砺名节的时代,因而他的湖山幽隐反而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