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云霄马铺的淳朴,近日有幸与友同行,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驱车前往,经粤闽站,也就大概一个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云霄县,不是很远,适合周边小游。

我们没有在县城停留,而是直接往马铺乡走,去看看素有“小三峡”美誉的峰头水库,从蜿蜒盘旋的山路看库区,视野开阔,山风习习,很舒服。

在库区的码头处有座太平庙,这个位置属于龙镜村,庙是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年,祀关帝君,庙字亭殿毗连,单檐歇山顶,抬殿式木石结构,构造精巧,造型典雅,保存有明木雕神像,双龙浮雕神殿及清石刻碑记多方,为天地会早期活动据点之一。

在这个广场旁边立有“罗氏十二家训”的石碑,大意是“忠孝为本、重视耕读、崇尚勤俭,忠厚做人”。家训、家规其实都是好事,“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针对个人素养和建立正常的家庭、家族关系而作的家训、家规落实了,自然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氛围。

太平庙上的嵌瓷经历了年的风雨沧桑。据云霄罗氏谱牒资料记载,清代康熙年间,云霄罗氏第十二世后裔开始移居台湾嘉义等地开垦种植、经商,太平庙关圣帝君香火也随之漂洋过海到台湾。又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天地会创始人林爽文在台湾发动起义失败后,清廷严查天地会发源地并进行清剿。太平庙等地遭到清军血洗,罗氏后裔死伤众多。当时许多罗氏后裔闻讯逃往台湾、东南亚等地,躲过一劫。一些罗氏后裔带着关帝香火跟随严渊逃到台湾。严渊带领会徒,与罗氏后裔在台湾桃园县的一座山建造了武圣庙,以寄托思念家乡和太平庙之情。从此,这座建有武圣庙的山被当地民众称为武圣山。

由于有了多年的这段悲壮历史,云霄太平庙关帝香火在台湾、东南亚广为传播。尽管祖居地呈奇岭行政地域多次变迁,太平庙与马(油)坑庵始终被台湾、东南亚等地云霄罗氏后裔当作回云霄认祖和祭祖的重要标志物,也被载入各地云霄罗氏后裔分支的谱牒中。每年,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区的香客组团不顾长途跋涉前来太平庙朝圣,其中大都是来自台北、高雄、宜兰、嘉义等台湾各地的信众。

从太平庙出去就可以直接进入库区了,山野林间的小道总是十分的宁静。

天气晴好,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

库区的生态保护得很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时有水鸟捕食,吸引了我们摄影师的眼光,迫不及待的创作。

在这水库边上,也就是龙镜村大坪头处有一个“淮山美食体验馆”,因为当地盛产淮山,故就地取材,共计十八味。

木质结构的房子在这山野之中也相得益彰,东西不错,因为这次是随行,客随主便,所以也没有在餐桌上拍照,以后有机会再个大家介绍这个“淮山十八味”。

对面山上种的是金竹柏,因为这个地方刚刚启建,很多东西还在逐步完善,但是规划很好,日后肯定是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这是水库区的航拍图,从空中俯瞰,整个山色水景更美。

饭毕,听闻刚好宝石村有“文化下乡”活动,决定去感受一下不同地域的文化氛围。

这石拱桥斑驳的纹路上也是经历了不少风雨。

张灯结彩,一片祥和景象。

这里有下城土楼,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是当地保存较为完整的土楼。

土楼承载着这个地方几代人的记忆,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离乡的人总会挂念它,正如一枚叫做乡愁的邮票。

离乡的游子们是否也曾像他们一样站在树下,思考着,往前看,最后为生活,为理想而客走他乡,努力拼搏。此刻,想起余光中老师的作品,他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未来啊,乡愁是一座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周末,如果你想出去走走,不如到云霄,这里除了乡野,还有很多特别美的地方,因为我们此程安排较急促,所以没能一一走完,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去,感谢当地淳朴热情的朋友,欢迎有空过来做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