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感动千古的人物之一和悲情英雄。
在寻常百姓的心目中,他是智慧的化身。在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心目中,他是道德的楷模、治国理政的能臣和运筹帷幄的战略家、军事家。
钱穆先生曾讲,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有人认为,诸葛亮既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什么没能帮助蜀汉一统天下呢?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总结一下有三个原因:态势;荆州;伐吴。
第一个是客观原因,国家间强弱的此消彼长,是人为可以解决的。
第二和第三是主观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是依次倒推的。
如果说第二是局部战略失败,还可以弥补的话,第三则是主体战略的完全失误,其国家走向彻底偏离了诸葛亮的战略构想,使光复大汉的目标,完全化为了泡影。
剩下的,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苦撑。
既谈三国历史,就必须从正史去着手。
其依据必须是从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前的一些历史资料再加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去分析得出。
《三国演义》是小说,属于文学范畴。文学就要有艺术加工。
这本惊世骇俗的小说,使上至阳春白雪,下对下里巴人都对那段前后不到百年的时代耳熟能详。虽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过度地夸大了诸葛亮各方面的才能,以致“智多近妖”,几近神人。
而未能一统三国,五出祁山无功而返,也让后人的非专业历史爱好者,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产生怀疑。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也有“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的评价。
同时,也有”法虽严峻而无怨者”,”道不拾遗,强不欺弱,百姓素然”等这样对诸葛亮的政治、外交、国务以及高尚品德方面的高度评价。
真如陈寿所言,诸葛亮是不善于军事的。而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见解,陈寿这个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各方面详加考证表明,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和军事发明家。
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魅力确确实实是古今少有的。而受到历朝历代人的推崇和尊重,并不止是从演义上被夸大其词的。
唐朝的武庙十哲、供奉的都是从周朝到唐开元时期的十个大军事家,其要求必须是立有绝世之功且著有军事理论传世者。
其十哲唐代尚有两名,而诸葛亮则是灿若群星的三国名将中唯一入选的一个。
此后除历朝历代为武侯加封修柌不说,宋朝立庙七十二将中,诸葛亮亦是名列前茅。
而从当时初辅佐刘备事,其官职为军师中郎将,主管刘备集团的军事事宜。证明在识人善人的刘备眼中,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是得到肯定的。
近两千年的王朝更替,不知遗失了多少历史资料。我们现在对诸葛亮事迹的了解,只局限于陈寿的三国志。
如果仅凭三国志去考量的话,相信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对诸葛亮不会有如此多的崇拜和敬仰。也相信杜甫、李白等等历代诗人不会有如此推崇备至、登峰造极的歌颂了。
那时,可没有三国演义这本小说。
陈寿是晋朝史官。晋朝篡袭自曹魏,自然《三国志》的整体是以魏为正统。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朝是个开疆拓土、锐意进取的王朝,其雄烈的时代性格,使华夏民族引以为傲。故变国号为族号,一直沿用至今。
从这个角度看,以汉朝为正统才是那个时期正确的民族价值观。
另外,在《晋书》的记载中,陈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受髡刑。这种丢人的事情,在《三国志》中,陈寿当然不会做任何记载。
但作为一个史官,陈寿虽然无法掩盖诸葛亮的光辉,旁敲侧击、避重就轻地留一些诽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展开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没能辅助蜀汉一统天下的三个原因。
第一,态势:
原因首先考虑的是起点。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彻底统一了北方,占据了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雄兵百万,虎视南方。
而东吴已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拥附,群贤云集,经济发达。
这两个集团各具特点,尤其是曹操集团,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又有天子在握,是基本上不可能撼动的。待刘备自身稳固发展后,也只能东合孙权,再两路共进北伐曹操。
而当时的刘备在诸葛亮进入他视野之前,却是无兵少将,流离失所,没有根据地,只能暂时依附在荆州刘表的一个县城里面。可以说起步晚,起点低。
公元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亮。
诸葛亮给刘备清晰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制定出了具体的战略走向。那就是,首先占据荆州,取得最初的根据地之后,再夺取益州。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段精彩的对话,史称”隆中对”。诸葛亮当时只有27岁。
这次对话,也成了刘备集团始终贯彻执行的战略方针。在丢失了荆州和刘备发动了吴蜀战争以前的几十年间,历史的发展果真是沿着诸葛亮的路线一一应验。
那时的交通、信息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证明了诸葛亮对天下态势的洞若观火和冠绝古今的惊人的战略眼光。
如果真的贯彻落实到底,没有人怀疑蜀汉会一统三国。
第二,荆州: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亮《隆中对》中已经明确表明。占据荆州后,由荆、益两州同时进击中原,兴复汉室。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窥见一斑,也是蜀汉实现一统的必争之地。
正是在”隆中对”的指导下,刘备取得了立足点,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和孙吴鼎足而立。
但”隆中对”的实现,在结盟东吴的前提下,还有三个条件,1.跨有荆、益;2.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3.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首先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和益州隔着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很难形成一个政治板块。荆州相当于蜀汉孤悬在外的一个战略要地。
另外,荆州还没有完全归蜀汉拥有,赤壁大战之后,荆州七郡刘备占有五郡。后湘水划界,与孙吴平分荆州,只拥有三郡。
关羽北伐,是为了”跨有荆益“,攻取襄樊、打开北大门,为全面北伐做准备,而不是”隆中对”的”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全面进攻。
在曹操大举攻伐,刘备走投无路的危急之际,诸葛亮过江东成功地促成了孙刘联合。
赤壁之战后,刘备一路攻取了长沙、零陵和武陵三郡。周瑜攻取了战略要地南郡南部后病死,刘备以西征、北伐为借口,借得了南郡。
孙吴急于发动合肥之战,经鲁肃提议,同意了刘备这个要求。
后刘备集团攻取取益州。在发动汉中大战前,湘水划界,将长沙和贵阳割给了东吴。
其目的是为了汉中之战和关羽北伐没有后顾之忧。根本性的目的,还是蜀汉战略的前提——联吴。但恰恰在这一点上,蜀汉还是大意了。
在刘备的汉中大战进入相持阶段之时,关羽开始了北伐。围困襄樊,围点打援。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单就关羽一路北伐,就让曹操震惧,甚至动了迁都的念头。可见诸葛亮《隆中对》中,”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和”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构想得以实施的话,曹魏是很难应付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荆州处于扬州的上游,直接关系到孙吴政权的核心利益。
赤壁之战取胜的决定性主力是孙吴集团,孙权对刘备战后取得荆州五郡一直心有不平、耿耿于怀。因此趁关羽北伐激战正酣,派吕蒙袭取了南郡、零陵和武陵。并与曹魏前后夹击了关羽,后关羽被东吴所杀。
所谓三国鼎立,就是三个国家相互对峙,所产生的一定时间上的平衡状态。任何一个国家出击第二方,都容易被第三方趁势了抄后路,形成腹背受敌的状态。
而之前,没有任何理由与迹象,能让刘备集团意识到孙吴会在关羽北伐这个关头背后捅刀。
蜀汉失掉荆州,使诸葛亮预备两路北击曹魏的钳形攻势中两个钳头,只剩一个,北定中原的战略构想几乎化为泡影。剩下人口不足百万的益州也使蜀汉与曹魏两国的实力悬殊进一步拉大。
刘备伤于关羽,痛于荆州,也直接导致了本文所论述的第三个、也是最至关重要的原因。
第三,伐吴:
历时两年的汉中大战硝烟未定之时,荆州的丢失使刘备集团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更加重要的是,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几乎化为泡影。
难以接受的现实使刘备做出了伐吴的决定。
这个决定严重偏离了蜀汉正确的战略轨道。
态势上,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曹魏国土广袤,且占有中原地区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四百万户,且平定了辽东、西凉的军事集团。北面和西面游牧民族,被采用武力、绥靖双管齐下的手段震服,再无后顾之忧。拥军百万,虎视南方。
如征讨曹魏,必联合东吴。相反,无视曹魏而讨伐东吴,无异于弱势两方两败俱伤,坐等实力最强一方的曹魏消灭。
意识形态上,”汉贼不两立”,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政权,是拥戴大汉正统的蜀汉政权之死敌。
孙吴可以暂时联合曹魏夺取蜀汉的荆州,蜀汉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与曹魏联合。
因此,东联孙权,北拒曹魏是蜀汉战略的大前提,也是实现兴复汉室唯一的一条出路。
这一点,在年轻的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就为蜀汉制定的战略国策。但作为一国之君,荆州失,关羽死,刘备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诸葛亮自己制定的战略国策,自然深知其利害。正史中却没有看到诸葛亮劝谏刘备伐吴的记载。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是诸葛亮可能不在刘备身边。
汉中大战刚刚结束不久,虽占据了汉中,却是惨胜。战争历时两年,双方动用的数十万精锐。蜀汉倾全国之力,”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战后需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成都到汉中的调配人力、军力的政务和百废待兴的局面自然是诸葛亮亲力亲为。
刘备和诸葛亮应该是分别在成都和汉中。
只是刘备夷陵战败后,诸葛亮才惋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二是劝说无益。
就连战将赵云都知道其中利害,当众反对刘备伐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就凭这一点,把赵云就不仅仅是个战将,而具备大将之才。
刘备心意已决。直言劝谏的秦宓已经下狱。再劝恐君臣失和,更加无利于大局。
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在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的前提下,写给刘备信中的话亦不无道理: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此信与赵云的进谏有异曲同工之处。可惜其战略方向选择的轻重缓和,刘备已经顾不上了。
夷陵之战,蜀汉大败。精锐尽失,元气大伤,再无征伐之力。
退入白帝城的刘备亦深知己错。每想起此战,必叹息流泪,痛贯心肝。后一病不起,薨于白帝城。
可以说,刘备是窝囊死的。
此后在诸葛亮的促进之下,恢复了吴蜀联盟,蜀汉和孙吴再也没有爆发过战争。后诸葛亮殚精竭虑,整整用了五年时间,才逐渐恢复了军力。
刘备征吴,彻底断送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可能。蜀汉不能一统的主要原因,就是“态势”、“荆州”和“征吴”这三点。
而这三个原因的造成,没有一个跟诸葛亮有关。至于诸葛亮五出祁山未果,则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以攻为守的无奈之举。
因为在当时的态势和大环境下,偏安一隅无异于坐等敌人做大做强。
刘备死后,曹魏集团从容调动、会盟五路大军伐蜀,就充分说明了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据险固守,在当时的情况下,相当于坐以待毙。
事实证明,多次的北伐也使曹魏应付于防守,无暇考虑并部署进攻。
五出祁山也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他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就是去要实现对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承诺,同时也是对大汉子民的交代。
匡扶汉祚的大义,高度契合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最高政治伦理。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以攻为守。
当了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亲人,不能有朋友。
但比诸葛亮大二十岁的刘备却将之作为生平知己、良师益友。
整个蜀汉集团的方向都是遵循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去发展的。一个君王对臣下从始至终、如此彻底的绝对信任,遍观古今,是绝无仅有的。
十几年如鱼得水的融洽也使刘备深知诸葛亮高尚的人格和美德。
又鉴于当时的夷陵之战,蜀汉军队精锐尽失,面对”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有理由相信,刘备去世前惊世骇俗的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发自肺腑的。
如果说五出祁山是表现诸葛亮的战争智慧,不如说这是在表达诸葛亮对刘备遗愿的忠诚,和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
他感动于刘备同自己的肝胆相照,他也拿出了他所能拿出的一切,来回报这份感动。
他权倾朝野的权利,使自己随时可以做皇帝,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忠于执着,忠于承诺。
在各方面做出了他一个中国文人、一任名臣、一国丞相和一个朋友以及一个长辈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李白的诗句使这段君臣相知,鱼水相融的佳话千古流传,感人肺腑。
刘备的礼贤下士、赤诚相待和诸葛亮的一诺千金,鞠躬尽瘁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亦使得无数后来者心向往之。
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都表现了一种精神。他们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舍我其谁呢?
汉贼不两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蜀汉占据着传统道德上的制高点,从而成为一种为正义而战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执着的信仰。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如果探究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机,亦可在《出师表》中寻找。
其忠贞、牵挂和悲壮的感情扑面而来,不难看出,他已经抱定了一去不回的决心。
诸葛亮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贤臣良帅、古今完人的一切品质。
无论政治、軍事、战略、战术、文学、人品、为臣、为相、为父、为夫、为兄、为弟、为友、大忠、大义、大智、大慈、大廉方面均堪称楷模。
故杜甫有曰:“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苏东坡亦叹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身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身为宰辅,清廉千古绝无。泽被当时,名留后世。运筹帷幄,智绝天下,如无关羽失荊州、刘备征吴,则天下定矣!
故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之千古慨叹。
历朝历代的文学家、诗人都对诸葛亮的优良品质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的各方面从来都不吝赞美之词。摘取以下几首,感动其忠义,缅怀其悲壮。
李白有诗赞诸葛: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杜甫有诗赞诸葛其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陈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品,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其二: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其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有诗赞诸葛: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读这些感人肺腑的诗句,英雄之气、悲壮之情同时荡于胸怀。
如果有人说《三国演义》美化并夸大了诸葛亮的传奇色彩,也有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颇有微词。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及清廉自律的优良品质却是千古无一微词。
据我所知,遍观历史,死后能让百姓自发性倾城相送的政治人物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诸葛亮。另外一个,是周恩来。
再读一读诸葛亮临死之前,给后主刘禅的最后一份奏表,你会知道什么叫“看三国,掉眼泪”了:
“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亩。子孙衣食自有余饶,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及死卒。如其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