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忙收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李建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宋代诗翁陆游的这首《时雨》小诗,真实地反映出了芒种时节的农家生活。俗话说:“芒种忙收。”又说:“芒种芒种,抢收抢种。”抢收,指收割小麦,故“家家麦饭美”;抢种,则指稻田播种,故“四野皆插秧”。所以俗话常说:“芒种忙,两三场,农家的孩子没了娘。”又说:“麦上场,耕牛忙,男女老少低头插黄秧。”还说:“麦黄梢,累断腰。”宋代诗人张舜民《打麦》诗云:“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宋代诗人杨万里《插秧歌》亦云:“唤渠朝食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到芒种这个节骨眼,庄户人忙得连话都顾不上说。
芒种,一般在每年阳历的6月5日或6日,今年是6月6日(即农历五月初八)0时25分37秒交节。据《逸周书时训解》讲:“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鶪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是一种类似于蚂蚱的寸半来长的绿色昆虫,农村地区所在多有。据《本草纲目虫部螳螂、桑螵蛸》记述:“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喜食人发,能翳叶捕蝉。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种节后一齐出。故《月令》有云,仲夏螳螂生也。”一者,螳螂“能翳叶捕蝉”,可见《庄子山木》和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所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有生活基础的。螳螂亦名蟷螂,时珍讲“蟷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故知《庄子人间世》和东汉韩婴《韩诗外传》所谓“螳臂当车”,也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二者,“卵至芒种节后一齐出”,说明到芒种这天螳螂卵就会孵出小螳螂。二候“鶪始鸣”。鶪读作局。鶪亦称伯劳、伯鹩等。《本草纲目禽部伯劳》记述:“伯劳即鶪也。夏鸣冬止,乃月令候时之鸟。《本草》不著形状,而后人无识之者。”不过时珍认为,既然鶪是候时之鸟,到时候就会广泛地出现,应该并不罕见,只是汉代以来的大儒们对之解释得都不一样,他比较赞成郭璞的说法,即鶪乃苦鸟。时珍分析道:“《尔雅》谓‘鹊、鶪之丑,其飞也翪’,敛足竦翅也。既以鹊、鶪并称,而今之苦鸟,大如鸠,黑色,以四月鸣,其鸣曰苦苦,又名姑恶,人多恶之。”经过对汉儒给出的九种“鶪”仔细辨析,时珍认为苦鸟(即苦恶鸟)与鶪颇近似之。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能反复其舌发出百鸟之音。《本草纲目禽部百舌》讲:“百舌处处有之,居树孔、窟穴中。状如鸲鹆(读作渠玉,俗称八哥)而小,身略长,灰黑色,微有斑点,喙亦尖黑,行则头俯,好食蚯蚓。立春后则鸣啭不已,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人或畜之,冬月则死。《月令》‘仲夏反舌无声’,即此。”
芒种之“芒”,乃形声字,从艸,亡声,故读作忙,古音也读亡。俗话常说“针尖对麦芒”的“芒”,就读作亡。《说文》讲:“芒:艸耑。”“耑”即“端”也,指草叶顶端的刺尖儿。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讲:“芒,稻麦芒也。”指稻、麦种子外壳上的刺尖儿。成语“芒刺在背”,讲的是汉宣帝刘询对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特别害怕的历史故事。据《汉书霍光传》记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这个“芒刺”,如果取譬“稻麦芒也”,指的当是麦芒。因为麦种外壳顶端上的尖刺,又细又硬,又尖又长,足有寸把来长。夏天收麦子的时候,日头火红,汗流浃背,光脊梁上突然被麦芒扎一下,哎呦那感觉,扎心啦!汉宣帝幼年曾流落民间,那个叫“刘病已”的儿童,应该对“芒刺在背”深有感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芒种的解释是:“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通纬孝经援神契》亦云:“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有芒之谷”除了稻麦之外,还有黍稷,汉末刘桢《鲁都赋》即有“黍稷油油,粳族垂芒”,只是黍稷种子外壳上的刺尖儿很短小,不足为惧。芒种时节所种“有芒之谷”,指的正是稻、黍、稷(糜子)等。我听姐夫和大哥说,每年大致“五一”前后种玉米,“六一”前后种糜黍。“五一”后四五天是立夏,“六一”后四五天就是芒种。
芒种既是“芒谷”播种的时节,也是“芒谷”收割的时节——具体讲就是麦收时节。俗话说:“麦出火来烧,谷出水来浇。”谷,指稻谷。笔者出生在雁门关外比较寒冷的地方,对于水稻虽也略知一二,但不及对麦子了解得深透。故在芒种时节,重点说说麦子。
据东汉许慎《说文》讲:“麦,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来,有穗者,从夊。”“秋种厚薶”指的是冬小麦,也叫宿麦。早在《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即公元前年)既有记载:“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唐代大儒颜师古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亦讲:“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麦种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夏至后七十日”,已是秋天第二个节气处暑之后(按照传统文化“五行”配“四时”,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四季末月为土),故金秋时节种植宿麦,谓之“金王而生”。记得小时候老年人常开玩笑说:“麦子就像后娘带大的孩子,冷的时候扔出去,热的时候叫回来。”盛夏正是“叫回来”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往回“叫”,黄河流域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从各地的农谚可以略知一二。诸如,“麦奔立夏谷奔秋”“麦到小满谷到秋,再要不收一半丢”“麦到芒种死,谷到秋里黄”“麦到夏至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等。总而言之,“麦不过夏”,在夏季的前四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前后,麦客们就会从黄河南岸跨过黄河,逐渐向北一路收割过来了。我的家乡塞北,收麦要晚一些。但就麦收的整体情形来看,恰如农谚所说的“麦出火燎穗”“麦熟芒种,豆熟秋分”,所以大范围收割麦子,是从炎夏第二个节气芒种前后开始的,故曰“火王而死”。而且,麦子成熟的速度非常之快,正所谓“麦熟一晌,龙口夺食”!每到麦收时节,老百姓真是起早贪黑更兼担惊受怕,“麦收两怕,风吹雨下”“麦收时节等一等,风吹雨打一场空”“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藏”,这五个字饱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一粒麦子千滴汗!
俗话说:“芒种天,麦穗沉甸甸。”又说:“麦足半年粮。”北方人饭桌上一日三餐的主食,大多是馒头、饼子、花卷、面条,甚而连带馅儿的包子、饺子、烧麦、馅饼,也离不开麦子磨出来的白面。食物须知其性。《本草纲目谷部小麦》讲得很细致:“﹝颂曰﹞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地暖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毒。﹝藏器曰﹞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时珍曰﹞新麦性热,陈麦平和。”总体来说,冬小麦经过秋冬春夏四季生长,依照其发育成长的过程,吸收了四季凉冷温热的地气与天气(气候之气),故麦子性凉,麦麸性冷,麦麯性温,白面性热。但在不同的地方,情况又有些差异。“河渭以西,白麦面性凉,以其春种,阙二气也”,陕西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多是春种夏收,故其白面性凉,可以配食性热的羊肉吃羊肉泡馍。同样,“鱼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中州大地也爱吃羊肉烩面。宋末元初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讲:“北多霜雪,故面无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明人顾元庆《檐曝偶谈》又说:“江南麦花夜发,故发病;江北麦花昼发,故宜人。”这似乎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具有同理性。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北人禀浓少湿,故常食而不病也”。但毕竟白面性热,食时配上花椒、萝卜、陈醋和大蒜,会更好一些。另外,“面筋”“麦粉”和“麦麸”,也都是把凉的。“面筋”是麸与面在水中揉洗而成,时珍说“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煮食甚良”;“麦粉”即麸面,面洗筋澄出浆粉而成;“麦麸”即麦皮,性凉而柔软,它还有一个特殊功能——用一米见方的布袋盛麦麸作褥子,对小儿暑月出痘疮甚为有益。
小麦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来”。《说文》解释“麦”字时讲:“从来,有穗者,从夊。”宋代徐铉注释:“夊,足也。周受瑞麦来麰,如行来,故从夊。”关于“周受瑞麦来麰”,《尚书》和《诗经》均有记述。《诗经》对小麦的记载有多处,诸如“爰采麦矣,沫之北矣”(《鄘风桑中》)、“我行其野,芃芃其麦”(《鄘风载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魏风硕鼠》)、“黍稷穜穋,禾麻菽麦”(《豳风七月》)等。相传《豳风七月》为周公所作,全诗共88行,是“国风”里最长的一首诗。正是《七月》,让我们有幸“看见”一幅三千多年前的全景式的周人劳动生活的社会风情画,它是一首文学性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史诗级诗篇。另一首被认为是周公所作的《周颂思文》,赞颂后稷应该配天享祀,只有短短八句,敬录如下: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翻译成白话诗:“文德无比后稷王,功德可以配上苍。安定天下众百姓,无人不受你恩赏。你把麦种赐我们,天命用它来供养。不分彼此和疆界,遍及中国都推广。”其中“贻我来牟”的“来”和“牟”,分别指小麦和大麦。麦的繁体字“麥”,由“來”“夊”构成,“來”象形麦穗,“夊”读作绥,象形两足行走。“贻我来牟”,乃“天帝”送来小麦大麦之嘉种。有时候坐在餐桌前,我会莫名地想到《七月》和《思文》,便会心生感恩,不敢浪费一粒粮食。
生命高于一切
李朝全
在中国多年的文明史上,每当国家遇到战争、灾难、瘟疫或者其他严峻考验时,总会有一些盖世英雄挺身而出,拯救国家,拯救黎民百姓。上古时代,百姓深受疫病侵害,神农不惜以身试毒,尝百草,寻良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孔孟之道兴起,试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诗人屈原行吟汨罗江畔,“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秦皇嬴政纵横捭阖,一统天下;三国时代,诸葛亮、曹操等一批英雄豪杰横空出世,力图挽汉室于既颓;在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北去,北宋垂亡之际,岳飞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到南宋末年,文天祥视死如归,“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明朝,倭寇频繁侵犯沿海,百姓屡陷生死泥淖,戚继光、袁崇焕等一批民族英雄勇担重任,英勇抗击倭寇,救黎民出水火;在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中国,更有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了解国难民忧,为了复兴中华而公而忘私,不懈奋斗,参与改写中国历史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每逢国有大事、要事、急事,国家遇到困难危险之时,也都有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年抗洪过程中,成千上万战士和干部奔赴一线,用胸膛筑起了一道道最牢靠的堤坝;在年抗击“非典”和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计其数的白衣战士义无反顾,执甲出征,许多人甚至不幸染疾以身殉职;在年汶川特大地震、年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也有数不胜数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奋不顾身地顶了上去,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角力,用生命去保护人民,用生命去守护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响彻云霄的英雄壮歌。
年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突然袭来,令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数以十万计的百姓被掩埋在废墟之下。解放军、警察等第一时间出动,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震救灾现场。在汶川,在北川,在绵竹,在都江堰,以至于在甘肃陇南,在陕西宝鸡,凡是有山体崩垮、道路中断、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埋的地方,处处都能看到穿着绿军装的军人和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的身影。在这场抗震救灾的人民战争过程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舍己救人、舍生忘死的英雄。为了赶在黄金时间内抢救更多的生命,为了尽快恢复重建家园,为了人民的安康,他们毫不吝惜地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乃至于生命。成都陆航团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本来还有11个月就要退休了,抢险救灾伊始,部队并没有安排他上前线。但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找到领导,主动请战。在救灾过程中,为了和时间赛跑,邱光华每天的执飞任务都排得满满的,几乎可以说是马不停蹄。一次又一次,他一面从灾区将伤病员抢运出来,送到成都等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一面将救援人员和物资运投到灾区。有六次,他的飞机都飞到了茂县老家附近,最近的一次,飞机降落的地点距离他父母的家只有米。但是,他没有一次离开自己的岗位回家去看上一眼。5月31日上午,他已连续往返飞行了两回,但当领导再次安排技术最过硬的他执飞,送一支医疗专家队到茂县去,他没有片刻的犹豫或停歇,就又登上了机舱。令人万分痛惜的是,就在他顺利地将医疗专家送达后,在运送伤员返航过程中,飞机在狭窄的山谷间因突遇空气乱流,不幸折戟。十几天后,人们才在汶川的崇山峻岭间找到了飞机的残骸和烈士的遗体……
在地震灾区,活跃着许许多多人民警察的身影。他们当中就有蒋晓娟这样一位普通巡警。她的孩子才六个月大,但公务在身的她却无暇照顾,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了老家的父母,自己始终奔波忙碌在抢险救灾一线。当看到许多灾区婴儿因为母亲受到惊吓不产奶或者母亲受伤乃至死亡,加上奶粉匮缺而饿得嗷嗷直哭,她毫不犹豫地抱起那些别人的孩子,撩起衣服,一一给他们喂奶。——那一瞬间,脸上泛起红晕的她,在所有人的眼里就像一位圣洁的天使。彭州民警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女儿和母亲等10位亲人,来不及痛苦,更没有时间悲伤,她就一心投入救灾。身心俱疲的她,几次晕倒在了岗位上。有一天夜里,她给睡在帐篷里的小孩掖好被角,刚刚走出帐篷便晕倒了。这一幕,碰巧被记者拍到了,传到网上后感动了无数的人。
基层党员干部在地震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更是抢险救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北川县副县长兰辉即是其中一位优秀的代表。地震发生时,他正带队在乡下考察。当地动山摇刚一过去,他便立即组织乡亲们抢救被埋群众。而后,在缺食少水情形下,他带领数以百计的乡亲冒着余震威胁,翻山越岭,跋涉两天两夜,顺利地转移到了县城。然后,兰辉又全力以赴地投入救灾组织工作,废寝忘食,顾不上休息,直至病倒。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他担负起了最艰难的道路交通和安全生产两项重任。三年时间里,北川修建重建了1公里公路,他的汽车不知在这些路上行驶了多少遍,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6圈。他说:今天北川的百姓好不容易逃过了地震劫难,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职而让道路交通和安全生产出现什么事故,让百姓最宝贵的生命再次受到威胁或伤害。年5月23日下午,带病在外督查部署工作一整天,因为要给自己的肛瘘换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兰辉,不慎坠下悬崖,殉职于他常常牵挂的唐家山堰塞湖。他用自己42岁的生命,谱写了一颗铺路石子的大爱长歌。
在汶川大地震中,像邱光华、蒋敏、蒋晓娟和兰辉这样敢于豁出来、顶上去、担下来,大义凛然英勇奋战的人无以计数。他们是地震废墟上绽放出的英雄之花,代表着人性中最温暖、最强大、最珍贵的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印证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
生于忧患,多难兴邦。伟大的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接续奋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本文系《生命高于一切》序言)
大汖古村行
马玉隆
偕友古村行,因寻大汖名。
山高云色近,路陡石棱横。
冷汗浇诗梦,热风催酒醒。
楼危悬客胆,径险落人声。
就座心犹疾,乘荫息渐平。
坐观林叠翠,静听鸟和鸣。
兴来攀曲巷,兴尽踏归程。
留照他年里,白首忆峥嵘。
四十岁后谈理想
李昌鹏
理想适合由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大声地喊出来,不适合四十多岁的人来大谈。
年轻人先得把理想当一件漂亮的外套穿在身上,他可以让所有人看见他的理想,他可以告诉大家他将通过努力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哪怕那个时候,他离这个理想尚路远迢迢。我大约从二十岁时开始,一直致力于把自己变成理想的样子。我穿上理想这件外套,穿上后便一直暗示自己,我要成为自己应该的样子,为此我一直努力着。扮演一个人和成为一个人,这之间有道鸿沟。有时候,演着演着,他就是他演的那个人了,这是最好的结果。然而,成为什么样的人,却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梦想成真的。即便如此,一个人如果会成为一个自己完全不愿成为的陌生人,那却是一场颠覆人生的事故。没有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去过,迎接不想成为的自己那是被迫营业。
一晃儿,我到了四十多岁,没有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人到四十多岁,该下的功夫下过了,孜孜不倦二十多年,夤夜苦读,学思不辍,走过许多路,尝过各种滋味,理想却没能实现。我不便再谈年轻时的那个理想。那个年轻时的理想已破灭了吗?没有。以前,理想是一件外套,大家都看得见;现在,这件外套穿着穿着,被我穿成了一件内衣。只是,再让我把它亮给大家看,是件难为情的事情。人到四十岁后,谈理想,谈尚未发生的事,像夸夸其谈,像在吹牛。到了这个年龄,成功者的回忆,会因成功是既成事实,具有说服力。作为一个未能实现理想的人,只能默默地为理想续航,如此方能保全一个中年人的体面。
人到“奔五”阶段,如果心里守着理想,他怎么也该是个值得大家尊重的人。那不是因为他在谈理想,而是因为他在为理想储支自己的余生。他已愿意成为自己理想的一个失败者,准备以人生为之作出偿付。如果不愿付出这个代价,一份理想对一个人而言,又何言可贵?可以变的是目标,不能变的才是理想。一个人四十多岁,仍逐梦而行,理想已不仅是他作为失败者的遮羞布,那还是他不再肯示人的隐秘荣耀。这种显性失败与隐秘荣耀,于他都是如此体贴。那么,四十岁以后,我们还可以再谈一谈自己的理想吗?也不是不可以。我们不仅会遇上可以来看内衣的人,也会遇到可以把心捧出来共商的人。理想会为我们,带来可贵的亲密关系。
四十岁后,可以谈理想,但只能谈给配听它的人听。
溪山雨后泉自鸣(国画)吴天成
原标题:《李建永:芒种忙收
《孺子牛》文学副刊4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