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057515.html

叶彩霞吴小元

第期

顾侯,无锡人,名翰,号蒹塘。嘉庆十五年()与绩溪的胡培翚同时中举。道光十四年()顾翰从江西丰城转宰安徽泾县。在任期间,除致力于兴建龙神庙,捐助泾川书院膏火银、修助宁国府郡城等民生工程之外,道光十七年()编辑完成《泾川诗钞》。由顾公作序、泾生潘陆生才题跋的内容中交待了成书的过程:

泾县自唐许棠以来吟咏者不绝,至清时为盛。康熙年间邑令侯世编有《赏音》,邑人郑相如有《泾川文载》,但是《赏音》失之于简,而《文载》过于繁芜。邑人赵懒云所编的《兰石诗钞》倒是繁简得当,但是所记截止年限过短,只有百年左右。自顾侯莅泾之后,因其本人雅好诗词,泾邑人士争相以个人及先辈的诗集相赠,箱箧渐盈。顾公在公余之暇逐一披览,美不胜收。但因思及为官去留无常,若奉檄他移,过多的诗文无法一一带走,但若弃之不顾又殊觉可惜。因而选择众人诗集中“不沿风气,不论格调,惟取其议论风旨与余性情相近”的作品交由潘半楼整理,共得二十卷,名之为《泾川诗钞》。其所选的诗人,除外籍不录外,泾籍内的不论是名公巨卿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鸿章隽制还是断简残编,“其文化风旨”有关大雅者全部留存。至道光十七年()捐修郡城告竣后,还剩有余资,因此泾邑诸君子怂恿刊刻,前后十余月而《泾川诗集》刊成。

泾县历史悠久人文兴盛,各家族在诗书传世、忠孝传家的古训下,注重收集整理自已家族所出的诗文集,家族编辑诗集之风盛行,因而各姓氏诗集、辑要也就应蕴而生,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王氏诗词辑要》《吴氏诗存》《紫阳诗钞》《董氏诗萃》等,但是这些诗集文集毕竟仅囿于一姓氏一宗族,不可避免打上姓氏的烙印,《泾川诗钞》的作者因包括了各姓氏,各种身份,诗的题材、类型乃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笔触也更新颖细腻。它既是康熙至道光时期泾邑文人的诗集总汇,也是清前期泾县诗歌之大成,成为泾县诗文水平的一个标杆和典范。

此书主要录入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泾县籍诗人人,诗作余首,少至1首,多达67首,基本上将该时期泾邑境内的诗作囊括殆尽。与各姓氏刊刻的诗钞相比,《泾川诗钞》有相同的也有不同地方,其特点如下:

一、记录了境内的风景名胜

遍布于泾城内及附近的景点有洗心亭、水西烟雨亭、幕山及大观亭、象山、响山、下坊渡口、南山石佛寺、桓简公庙。在县城东乡片有岩关、箬岭、关旗岭、台泉山(石山)、兰石、双岭、乘山、培风阁、溪头、兰石、罗隐宅、涌溪,北乡片丁溪、曹溪、九里岭、箬岭、关旗岭、琴溪、白塔寺、柏山、马头矶、考坑,西乡片的有斗室庵、大宁山、蓝山、落星潭、承流峰、雪岭、溪口、采虹冈、汪伦墓、宝峰岩、合山龙潭,南乡片有古溪、菉竹山房、贮元岭、魁山、吴氏村居、齐云山。属于新鲜提及的有县城代表性建筑洗心亭,作为明末清初反清战役的重要军事重地岩关,以及风景优美、鲜少行人的九里岭等。

金石学家、文人赵绍祖也仿唐王维遗意,以五言绝句的形式作有《泾川八景》诗。虽仍是湖山雪霁、承流积翠、旵山夕照、赏溪烟树、水西春色、秋霜暑雨、幕溪晓月、岩潭秋水等八处景点,和左然所作录入县志的八景诗相比要浅鲜简单,但却自成风格,别具一格。前面提到的泾县明朝时的建筑洗心亭,以诗的形式记载第一次被发现,东乡片的张香都人朱煐约太史洪亮吉集洗心亭看月,因雨未果,但记下了当时亭中的一切,“水心亭子居中央,群峰倒影涵天光。蓬莱谪仙傍亭住,墨波融入鸥波香。”郡庠生左暑祖辈即居于县城之南,对洗心亭了然于胸,在九月十三日夜同友人在洗心亭玩月,和韵之作有:“洗心亭畔恣闲游,别有幽怀惜杪秋。风月佳时宜载酒,水天清话不惊鸥。浑疑宏景三层阁,好比元龙百尺楼。相约登高补重九,白蘋黄叶一勾留”。

县城的另一处重要景点是西门口的城墙,它建于明,在阻挡青弋江春夏水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观景点,对面即为水西双塔。城楼虽于建国初被拆除,但城墙仍立于原处。太学生左琠在《早春登西城楼》:“山川发清兴,吟眺独登楼。岸草随春长,河声带雨流。片帆云外重,双塔雾中浮。放眼乾坤大,何须事远游”。两百多年过去了,但双塔仍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关天险位于泾县东部的考坑,是至新安的必经之处。明清江山鼎革,泾县邑士奋力抵抗清军。在守卫县城失败后,总兵范云龙驻扎考坑,与新安的金声义军互为响应,成为犄角之势。清将张天禄统兵破邑城,寻抵考坑,范接战驱马疾驰,大兵稍退。已而清军从小道攻破范军防线。义军伤残散逃,十不存一二。范强战不支,遂败走至乌溪被擒。范被劝降不成,缚大树上射杀之。居民为起塚于当地,至今人称范总兵墓。岁贡生吴昌言在《考坑范总兵废寨》中记录了这段历史,英雄的浩然之气感人心肺腑。

因史上泾县的东北乡一带森林密布,人迹罕至,只到后来清嘉庆江北移民迁移至此才渐渐有烟火之气,因而前朝的诗文较少提及。泾川赵氏因其山业在此,又有祖坟葬于此地,同时有友人盛春谷等在丁溪山中的书院当山长,赵氏因而有此地的记载。赵良 作为赵青藜的第四子,在众多写景的诗作中有《九里岭》:“磴道盘空上,层岚极望开。人耕飞鸟外,寺凿乱云堆。阴壑松杉合,晴天风雨来。危途苦登陟,仆马久徘徊。”九里岭的诗文记载也是第一次。因其交通不便、地势高耸,至今仍只是作为旅游景点,车行而过。

二、地域特色浓郁的风土、民情、物产

泾县在唐时即有人养蚕,《诗钞》中养蚕刈麦成为村野百姓的日常。最具有泾县特色的是乾隆四十八年()举人胡先抱的《水西竹枝词》,它记载有泾川城北的桑麻、琴溪的琴鱼、水西的碧鸡、野郊的绿雪茶、落星潭的雪花鱼,以及溪边的白鹿纸。白鹿纸是由纸上有白鹿纹而得名。宣纸在清《泾县志》中均有提及,但在此处也有新的发现。赵良霨,赵良之五弟,在境北的台泉山授馆,其诗《入古北冲》记载:“行过古北冲,峰峰若奔赴。崎岖山石间,松篁夹修路。野寺通白云,人家转红树。清泉屋角来,乱落不知处。涧底纸碓鸣,石桥飞虹度。暝色上寒衣,栖鸦啼不住”。写的是入此地时纸碓轰鸣场景。嘉庆十九年()进士胡世琦在《箬坑道中书所见》中云:春溪捣纸如云白,散作千峰万峰雪。苍松林杪雪作堆,白光界破青山开。山泉劈面如飞来,四时不断山头雷。眼看宿鹭衔泉起,一一云霄白于纸。‘由此可见当时的宣纸不仅产量大,而且颜色极白。乾隆年间,泾县宣阳、漕溪、岸前三都均有宣纸生产,而此处的古北冲属于宣阳都的范围,它是汪氏经营的纸业,当时汪氏后裔汪六吉生产的宣纸驰名京城。

宣纸而外另有泾县的特产山药。山药书名为薯蕷,根可入药,有滋补脾胃之功效。山药主产于泾县西乡的北贡和包合,附贡生赵燮元《山药》篇:“种玉山中臂一枝,白云深处觅琼姿。芳搴新雨香凝鼎,淡扫寒英。拨土轮囷如蛰蠖,糁羹风味胜蹲鸱,阳公自有连城璧,不负将军枵腹时。此处通过写山药的形“如蛰蠖”、色“雪满匙”、味“胜蹲鸱”、所生长的环境(山中),写出其不仅能果腹,而且味道鲜美。

青弋江纵贯泾县全境,为沿岸带来丰足的灌溉水源,但是泾人又常常在春夏之际为水潦所害,如乾隆四十二年()的水患,墙倒屋摧,死人无数。但另一方面,河水过浅又让行旅不畅,乾隆十七年()泾县溪头都人举人胡承谱作有《过滩诗》:“五月河干舟阻闸,闸门高似瞿塘峡。六月河干舟阻滩,百步一滩行路难。楫倒樯摧不可渡,舟子停篙滩头住。候闸尚有开闸时,滞滩不行复何为。我今作诗志小蹇,仰视滩流如叠囐。打鼓发船会有时,世事迍邅应须勉”。江南的梅雨季节一过,水浅舟楫难行,有时迫不得已还要在河滩上过夜。所以水路出行成为邑人的一大特色,青弋江季节性的丰枯影响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

此外,在吏部尚书吴芳培笔下有人声嘈杂的晚市:“语声嚣杂不堪听,估客肩摩去复停。蔬菜价昂逢雨贱,鱼虾市尽过街腥。楼当返照灯迟上,庙有闲僧户早扃。步秝前村山色暝,柳阴堤外已疏星。”估计当是泾县西城的渔市场景。另外泾县因属山区,稻米生产不足,缺额的部分要通过水路从芜湖南陵运进,有时运送不及,市内的米价腾贵。嘉庆十九年,()夏苦旱,商人闭糴米价顿增,茂林人吴承琳写了这样的诗:“雷轩未驾火云烧,畏日当空土亦焦。饭量倍加知米贵,诗情顿减觉魂消。农人无奈难糊口,高士将来也折腰。野碓不闻春夜月,山溪水落断浮桥”。既写出了泾地短于粮食生产的地域特点,也从侧面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不易。

三、立体的历史人物关系

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泾县有名的文人众多,《泾川诗钞》所选有叶居仁、赵青藜、赵良澍、赵绍祖、吴芳培、翟槐、翟大程、胡蛟龄,胡承珙、胡世琦、郑相如、陈宝泉等名人。他们彼此之间交往密切,有些是兄弟父子,有些是好友,甚至发展成为烟亲。如朱珔、朱理为堂兄弟;朱珔的女儿嫁于胡承珙之子。赵良澍为赵青藜之子,而赵绍祖又为赵良澍之侄。叶居仁为赵青藜之师。赵青藜之母为翟氏,赵青藜之姐嫁与太平都的叶氏。陈宝泉与黄田朱氏、溪头胡氏交好,这些细化的人物社会关系,丰富了泾县志上的各类人物形象。

据现有的史料,境内外人物中与当时泾县名人联系最多的是江苏阳湖人洪亮吉。

嘉庆十年()三月,江苏阳湖人、太史洪亮吉应泾县县令李德淦之骋,于萧公祠设立志馆主修县志,与赵良[雨/澍]、赵绍祖、左煊、朱、陈宝泉等订定志例。四月初八日,应李德淦招,偕大令周鹤立、云龙书院山长章天育游水西烟雨亭,饮于风光潭。之后,洪在泾县城北晚步,偶经废圃,作《琴士行》赠赵绍祖。与章天育、司马左瀛寺同人携酒饮于洗心亭,酒半月出。六月重至泾县志馆。七月游台泉山。作《吴生行》寄岁贡生吴昌言,兼寄赵绍祖、左煊、陈宝泉。之后,拟游水东,适茂林人、长沙通判吴台至,约便道过其居所菉竹山房,有长句以赠。饮于菉竹山房,作《吴家宗祠梓树歌》,并至沙岸闲步。接下来数日,于浣花亭听雨,自茂林至古溪潘村,登文昌阁,晚晴后应村人招饮于景范堂。又饮宴于含晖阁,后至桃花潭泛舟,宿于二水山房。在倦游后于考溪书屋小憩。乘月放舟经涩滩、九里潭。自竹林庵渡舟至水东,饮于翟氏宗祠。后自落星潭上蓝山。自桃花涧沿飞瀑行三里望放歌台。

同年十月下旬,前往泾县游南乡的黄兗山。同人至丹溪步月,憩于大石山。归时陈宝泉已醉卧。访胡世琦于种松书屋,归途至孝子祠看古柏。之后登石岩山,游丹溪。应廪贡生朱瑶之应招饮于德星堂,归卧于松竹轩看月。与胡世琦、陈宝泉等游乘山,并饮于乘山顶巨石之上。该月下旬,应洪氏族人所邀,至新丰乡柯村谒洪皓之祠。之后游大幕山,望举山。十一年()招胡承珙等人小集,以诗赠胡并柬胡世琦。七月,前往黄山,抵泾县溪头胡氏书塾,胡承珙与胡世琦等迎接。因阻雨,与胡承珙、胡世琦、胡岱云等联句于丹溪大石旁。十月,重赴泾县。十一月将赴宣城,诸生朱钟自台泉山冒雨前来相送。所以洪亮吉之行,将嘉庆时期泾县南乡、西乡、东乡诸名人全部囊括。

四、考证和补充部分史实

泾籍本地的方外人士慧琳,字寰宗,又称诗僧。住持幕山小天竺,著有《晓月山房诗钞》。慧琳住持的幕山,位于县城北,城郊众多的名人喜欢前去游玩,和其交往过密。泾县嘉庆志有记,但比较简略。《泾川诗钞》补充了寰宗大部分的人生轨迹。

寰宗开始入幕山小天竺当和尚才三岁,当时的赵青藜读书于寺中。未至十岁,寰宗即解吟美工书法,后被称为诗僧。赵青藜归家与之时有唱和,二人时于小天竺及风雨庐中雪窗坐对啜苦茗赋梅花。乾隆十四年()赵青藜辞官归里,偕梅敬亭许东山及赵希天、赵景成过小天竺为寰宗上人索句限韵分赋。赵良 回忆自己七八岁入家塾时,常看见沈硕来(名行泰,诸生)偕同赵颖存(名赵友广,庠监生)及天竺僧寰宗过访自己的二哥赵良霖论诗说赋,终日喃喃。寰宗曾作有《沈硕来郑传与赵元一过访幕山草堂》《九日登大观亭》诸诗。乾隆十六年(),寰宗迎銮金陵献诗,蒙恩受奖。才士云集争相以名柬相赠,上人名声大噪。在南京,寰宗与闽中的刘南庐相识,受诗法于南庐,二人始称莫逆。刘后约共维扬之行,请寰宗主扬州平山堂方丈。寰宗至扬州后与诸知名士相往还。后竟客死其地。刘南庐偕同社诗人葬之。赵青藜为其遗诗作序。懂得诗词的僧人寰宗,他的禅房僧舍成为泾县县城文人聚会唱和的主要场所。

有些人物屡屡出现,如董近溪,但不知其为何人,明清《泾县志》均未记载。在《泾川诗钞》中出现多次,如进士胡承珙《柬董近溪吴竹仙两孝廉兼调翟述庵比部》,举人吴文炳《霁访梅图为董近溪孝廉题》,举人吴云程《都门雪霁同朱兰坡太史、胡墨庄观察、董近溪同年、朱晋斋孝廉江亭小酌分得江韵用禁体》等等,让人疑惑。所幸在朱珔《小万卷斋诗稿》中发现董近溪的踪迹,如《访董近溪孝廉云龙书塾率题》:“长安涴袖剩缁痕,下榻书斋得具论。三径树阴清挂屋,五城山色静依村。文成雾豹光难隐,气应云龙谊自敦。夙约探奇同杖策,蓝岑昨夜引诗魂”。

此诗有关董的信息有:与朱珔同在长安,现今住于山村五城。五城是山名,位于泾县田中都的中村,所以董近溪当为中村董氏。明朝御史董杰即以及家乡五城为号。另题目在孝廉后加“正治”二字,此或为董近溪名。《次近溪韵再赋》:“壶樽我辈论心洽,节义君家阅世稀”。此处指明朝的中丞董杰。《自万村放舟至漆林渡与近溪别》:“不是山乡即水乡,林阴野色总苍茫。人同李郭情尤切,地界烟云气自凉。一叶峭帆趋古渡,千峰幽鸟送残阳。吾家亦有岩峦美,制就篮舆莫漫藏”。此诗写董近溪的家在漆林渡附近,过古渡即至其家。而自家在黄田,山峦之美也别有风格,所以邀约董氏至自家登山。另有三首《午日邑中诸子聚饮寓斋值大雨弥夜不止董近溪孝廉有诗纪事走笔和之》《立秋后二日酬近溪招集邑邸赏花作》《次韵酬董近溪秋夜寄怀》,都是朋友间的聚饮相思之作,史料价值不大。

根据泾县人朱卷档案,茂林人吴望曾,道光元年()乡试恩科举人,其胞妹玉厅嫁于嘉庆十三年()恩科举人、大挑二等候选教谕董正治之子董承汉。由此推断,上述的董正治为名,近溪为号。上海图书馆查阅的资料显示,董正治字于宗,还是诸生时曾作《东星潭观打鱼歌》:“蓝岑突兀撑云霄,寒潭倒映光摇摇。渔人操舟众网集,雪花飞舞翻银涛。濠梁观鱼知于乐,细参物理如同胞。少陵观鱼知鱼急,似怜望救闻呼号。物生有情患不免,祸福岂独斯人操。渔人得鱼笑归去,潭空日落风萧萧”。描写了网捕雪花金鲐鱼的场景,并把人的感情投注到鱼身上。董正治之父董仙洲曾在乾隆三十一年()、五十年()遇岁大饥时捐银谷以助乡邻。

五、缺憾

一是所收集的诗稿有遗漏。还有诗人及其作品未入《泾川诗钞》。如泾县东乡的朱珔,其所作有《小万卷斋诗稿》《小万卷斋文稿》及《紫阳诗钞》,是泾县朱氏文化的集大成者。这一缺漏是一大遗憾。不过诗钞成书的原因是诗人争相投赠,估计当时朱珔的作品没有被送到知县大人的手中。

二是诗人的介绍过简,没有具体的县域内乡名,因而在后来对作者的查找辨识上出现困难,容易混淆。如王氏,泾县有十三王;如徐氏,在泾县的中村、铜山均有徐氏后裔,具体在何乡何都均难以把握。

所以只有在占有更多的文史资料后,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泾县的历史人文,复原泾县发展的历史原貌。这对于文史爱好者可谓任重道远。

(作者叶彩霞系泾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吴小元系泾县政协文史委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