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这是孙中山给她写的挽联,也是对她的高度评价。
她就是辛亥革命的巾帼英雄——秋瑾。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清光绪二十年(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王家与曾国藩有着亲戚关系,王廷均的母亲为曾国藩的远房姐姐,王廷均为曾国藩的外甥。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其余2人也与郑国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亲戚晚辈,一个是部将之女。秋瑾与王廷均有一男一女,儿子叫王沅德(后为中国湘潭首富),女儿叫王灿芝(后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秋瑾牺牲时,儿子10岁,女儿6岁。秋瑾真正投身革命在于他的丈夫赴北京为官后说起。
光绪二十六年(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年在湖南老家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在这期间结识了吴芝瑛,经常谈论时事,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成了金兰之交。并不安稳的秋瑾依然决定东渡日本求学。年夏,她在征得丈夫王廷钧的同意和支持下,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本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也就是军师。
光绪三十一年(年)初,秋瑾归国。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这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事训练。后来,秋瑾在该校发展了多名会员,
七月,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和组织革命的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当时婆家不予支持,也是受到极大的阻力。因为那时还是满清政府的控制,婆家也是为了避开与秋瑾的关系而保全王家。后来也在丈夫的努力之下取得这笔革命资金。但是婆家提出与秋瑾脱离关系并写下诀别书的要求。(还有说法是秋瑾故意为之,“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校长)。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叛徒的出卖,消息泄露,徐锡麟的安徽萍浏醴起义以失败告终。同时也牵扯到了秋瑾,于是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我们的巾帼英雄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
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程中,还有着许多没有硝烟的战争,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她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和家庭,用鲜血来唤醒民众,就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如今我们的建设与发展,和这一次抗击疫情的全民战斗中,同样充满困难与风险,同样需要弘扬这种民族大义精神。
百年前的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她作为一个生存在封建礼教千年浸淫,备受压迫的女性,敢于打破自己曾经立足生存的腐旧的社会环境,敢于如此冲破自身的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这种敢于把自己从旧思想、旧习惯中解脱出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当今,我们同样需要不断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弘扬改革创新为的时代精神。
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一身正气。为求得社会正义而奔走呼号,直至从容就义。她的女侠气概,就是正义的化身。如今我们社会需要他的正义之气概,反对腐败和黑势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秋瑾不管离我们多久,她仍然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英雄事迹和巾帼精神,依然在激励我们,代代薪火相传。
如若喜欢,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