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在此交汇,形成了汕尾特有的文化表现。海在城中,城在山间,得天独厚的滨海城市地理位置,让汕尾同时兼具了人文特色魅力和海滨城市的魅力!
红宫红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从深圳开车自驾出发到汕尾只需3个小时。汕尾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承载着许多厚重的红色印记。隶属汕尾的海丰县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被誉为“东方小莫斯科”,这里是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农民运动大王”的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诞生和战斗过的地方。
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红宫位于海丰县城红场路,总面积平方米。红宫原为明代学宫,原本是一座孔庙,于明洪武十二年(年)海丰知县郑源所建。现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绊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年3月1日,周恩来率领东征军抵达海丰,海丰各界代表余人在此举行了联欢大会,彭湃陪同周恩来走向主席台。随后,彭湃领导了3次海陆丰武装起义。
年11月18日至21日,彭湃组织在学宫召开“全县工农兵大会”,发布了《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开幕通电》,正式宣告成立苏维埃政府。12月12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发表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海陆丰工农兵的大暴动》的文章,次年1月3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通过的决议案《广州暴动之意义和教训》,将海陆丰这次农民暴动称之为“胜利为最大”,并称“中国革命之中,第一次组织成工农兵群众的无限制的政权”,对海陆丰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使海陆丰以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而闻名于世。当时,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覆盖墙壁,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
红场与红宫相连,原名东仓埔。年12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有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县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亲自手书大门上的“红场”两字;并在门口挂上“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的对联。年1月2日,董朗、颜昌颐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走进红场,犹如走进往昔峥嵘岁月。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红宫纪念馆,解说员热情地向来访游客介绍它们背后的革命历史,彭湃雕像屹立红场中央,“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等几组大型雕塑塑造了彭湃同志领导下的海陆丰三次农民武装起义可歌可泣的战斗形象。
与红宫红场相隔不远处就是彭湃故居白楼,从桥上走过龙津河,透过绿树丛,便能看到一幢白色小洋楼,一抹素雅的白与隔岸的炽热鲜红形成强烈对比,正如彭湃同志在地主家庭出身到农民革命家的转变一般跨度鲜明,抛下白银家业,投身红色革命,白与红的对比,不仅冲击视觉,更震撼心灵。彭湃故居始建了清末,彭湃同志在此度过了重年和青少年时代。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到达海丰后,周恩来同志和东征军的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加伦曾在此住宿、工作。
每到华灯初上,红宫红场、红色文化街更是成为海丰人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也成了外地游客的夜拍打卡点。来这座东方红城,感受红色之夜,记得长夜里谁人燃起星火、谁人执炬而行,红色光华照耀至今。
红海湾,风从太平洋上来
汕尾市海岸线长公里,居广东省第二位;海岛数量个,居广东省第一位,是南海优良渔场。红海湾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海湾地处汕尾市东部,即粤东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的遮浪半岛,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海上交通东往汕头70海里,西至香港82海里。陆上交通东到汕头公里,西到深圳公里,广州公里。
车驶进红海湾,眼前骤然一亮——阳光下,那一片沙滩呈淡淡的金黄色,微微闪着光,碧蓝的大海与碧蓝的天空水天相连。其间点缀着几丛黑色礁石,粼粼的浪花轻轻擦过,偶尔溅起几点洁白的浪花。辽阔的沙滩上,游人们零零散散地在冲浪畅泳、悠闲漫步、享受着阳光浴。长长的海滩潇洒地舒展开来,延伸出去,被大海拉出一道优美的圆弧线条,透出一种沉静之美。
红海湾,顾名思义,当然有红色的泥土,有蓝蓝的海水。不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个“湾”字。因为“湾”通常都应该是静静的,浪漫的。走上沙滩,细软轻柔的沙子是不含杂质的石英质细沙,匀净得好像是经大自然的神手精心筛选过似的。踩上去,绝不陷脚,只觉软软的,暖暖的,令人不由自主地要除去鞋袜的束缚,赤脚走在这片柔柔的沙滩上。再走近些,纯净而透明的海水一卷一卷地漫上沙滩,漫上你的双脚,仿佛在为你抚去旅途的疲惫。
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入海的一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又称岩岛,因为它是由礁岩构成的。海上交通东往汕头70海里,西至香港82海里;陆上交通东到汕头公里,西到深圳公里、广州公里。至此,浪潮突然不见了,潮声突然消失了。大海就像一个温柔的少女,在你身边轻轻地歌唱。这就是红海湾的两副面孔,两种情调,变化莫测,又风情万种。岩岛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的挡住了东西两面风浪,形成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年四季无论风向,一面海区波平浪静,水平如镜,而另一面则巨浪汹涌,惊涛拍岸。遮浪半岛就是因此得名。不远处就是公海航线,没有任何岛屿阻隔,就能与太平洋做最亲密的接触,红海湾让我第一次领略到海的辽阔。
岛上有“后江平水”和“郑祖嬉庙”的遗迹。顺治七年(年),郑成功在福建出兵勤王,入虎门驰援。船至白沙湖时遇大风暴,风暴后在大星所遇清兵,大获全胜。正要乘胜前进,突然传来了厦门失守的消息,顿时乱了军心,诸将请求回师救援,哭声震天。郑成功无奈,只好回师救援。当时,郑成功之妹郑祖嬉殿后之兵为风浪打翻,郑成功葬妹于白沙湖畔之后江,并书“后江平水”四字,意愿其妹英灵在后江使海水平静如镜,然后率师而进。虽其墓至今未发现,但历代相传,且于清代雍正年间建“郑祖嬉庙”以资纪念。
岩岛可以直接开车过去,最主要的是,这里沿途的风光也超值得静赏呢。去岩岛的路上会经过一条又长又宽阔的海堤。海堤的两边都是蔚蓝的大海,再配上黄黑相间的栏杆,感觉就身处在日剧的小浪漫里呀!岛上还有个风力发电场,建有很多雪白的风车。在万里无人的海滩上,有草亭伶仃地立着,白色的风车,湛蓝的天空,有一种爱琴海的味道。这里看海的视野也很开阔,无人海滩+壮观的风车,日落时分,望着海平面,也是一种小确幸。
千年古镇博美,生旦净丑在此演绎
车在国道上行驶,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两旁青山如黛,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群牛儿安静悠闲地吃着草,一束束刚收割的稻谷,挂着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照射下不断闪烁着金黄的光芒,仿佛在告诉人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坐在车里望向窗外,浮想联翩:这些丰收的稻谷,从株株柔弱的稻苗,不管风吹雨打,还是日晒雨淋,仍然坚强不屈茁壮地成长,她们不仅点缀着大地,也如母亲般哺育着这一方热土的人民。
据《陆丰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二年(公元年),推行王安石“新法”,海丰县改“里”为“都保”,设坊廓、石帆、吉康、兴贤、锦锡、杨安、龙溪八个都保。是时,邑内新设东海滘、南塘、菟尾(今博美)、河田等集市。由此可见,博美开埠历史已近千年,是跟东海、南塘等地同时开埠的古镇。时至今日周围村民还称博美为市,这个“市”不是现在行政概念如广州市、汕尾市的市,而是墟埠、市场、集市的市。
“司马第”是博美镇一个著名的古建筑,它位于博美社区宫前巷,坐北向南,清乾隆四十五年(年)林广神始建。由三座面阔三间二进四合院组成,通面阔47.5米,通进深17.5米,建筑占地面积.3平方米。中座为司马第,左座为儒林第,右座为武德第,三座建筑各穿过火巷相互贯通。整个府邸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气势壮观,其建筑风格和规模显示出官宦人家的风范,既有官府的威严氛围又有居家的安逸情调。
博美镇的祠堂大多高大巍峨。霞绕林氏宗祠追远堂、宝山祖祠、溪墘孙氏宗祠均建于明清。这些祠堂雄伟壮观,用料精选,做工精细,虽经几百年风雨,基本保存完好。博美乡村那些大大小小的祠堂,平时没有什么人出入,一到过年过节,裔孙都要来祭祖,那怕是散居世界各地,也把回乡祭祖当作一项大事。踏入祠堂,接受到的教育是忠孝,这是每个族人骨子里必须践行的祖训,不然就是不肖子孙!当年异族入侵,国难当头,祠堂开堂上香,所有族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将是血战到底的勇士!自己个人生死事小,祖宗荣辱事大!能通过自己的勤学励志考取功名,或为国征战获得战功,在祠堂门口立一对旗杆夹,是人生的一大殊荣。相反,今日乱港头子黎智英被宗族开堂除名,剔出族谱,是最严厉的惩罚!
曾在全国汇演中斩获金奖的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也称扮景、班景,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已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飘色内容多取材于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传统剧目和传说故事等,都是颂扬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节目。据考证,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年),飘色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年历史。参加全国飘色汇演当然不乏文化、艺术底蕴很高的城市,他们要找一个长相俊秀的小孩也不难,把小孩描扮得更漂亮的化妆技术也一定比博美强,为何是博美夺魁,关键就是这个道具架。道具架的要求一是巧,二是尽量化到飘逸,使观众看不到承重的支撑物,使扮景的小孩真的如在天上飞一样。
妈祖诞辰庆典活动开始了,随着礼炮响彻云霄,鼓乐齐鸣,彩旗飘飘,人们便开始沸腾起来;那骄龙上翻下滚如腾云驾雾,虎狮不断腾起跳跃,各自摇头摆尾,祥瑞之态尽现;多种文艺表演的节目,使人欢乐无比。昔时,“司马第”主人林广神,从苏州带回办成的博美飘色,精巧的化妆色彩艳丽,逼真的表演仪态优美,让人扑朔迷离,尽情联想,陶醉其中。古戏台上,正字、白字、西秦等剧种轮番上演。霎时,旌动旗飘,锣鼓喧天,乐音阵阵;帽盔闪烁耀眼,裙袍鲜艳照人;多少王侯将相,英雄豪杰,生旦净丑,忠奸良善,一一在此演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