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鸬鹚岭上的灌江渠摩崖石刻

今年82岁的黄月英老人,现住在全州县石塘街上,修建灌江渠的时候,她还不到20岁,她亲自见证了渠道的修建。当我向她打听关于灌江渠的修建历史时,她给我唱了一段顺口溜:

叮叮当,叮叮当,打平鸬鹚山。

修渠道,灌良田,建设发电站!

黄月英老人

老人告诉我,鸬鹚山是整个灌江渠建设中最艰巨、最难开凿的一块硬骨头。在那个没有现代机械工具参与作业的年代,开山凿壁靠的全是人力。

▊一、鸬鹚山在哪里?

今年6月,我写了篇《游全州县灌江渠“跃进涵”/这可是广西的“红旗渠”!》,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给我留言说,在灌江渠流经的一处石壁上还有巨幅的摩崖石刻。自此,我产生了要去拍摄这处摩崖石刻的强烈愿望。此后,我在与全州摄影家协会王斌副主席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兴奋地告诉我,说他大约是在-年,徒步走过几段灌江渠,拍摄了不少关于灌江渠的照片,石壁上的巨幅摩崖石刻他拍有照片。

今年自入夏起到11月中旬全州县长达5个月没下雨,导致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进而引发了 的森林火灾。上周末,正好我回到全州,正逢久旱初雨的日子,尽管天气阴沉不利于拍摄,但我还是坚持在这难得的甘霖沐浴下去寻找灌江渠的摩崖石刻。于是邀了王斌一同前往。我们过东门大桥沿灌江东岸走,到邓家埠村时有个岔路口,左走是去白宝、东山的,我们沿着右边走,没几分钟的就到了灌江边的霭山脚村,出了霭山脚村就看到前方左边是石山,右边是灌江,灌江渠是依着石山开凿出来的和灌江相伴而行的。

全州镇霭山脚村附件灌江,灌江渠渠道泄水闸

过了霭山脚村有一处渠道泄水闸,从渠道到灌江有十米左右的落差,排出的水水量很大。不知是不是五里坪电站暂时不发电或是下游的田地冬季不需灌溉才把这么多水从渠道里放出来?见此景,我们闲聊说,如果在这里搞一个小的水轮发电机,供附近村子几十户人家日常用电都足够了。

我们继续沿江前行,过了高峰村,水泥路的尽头是老翟家村,车无法前行了。向几位村民打听灌江渠摩崖石刻的事,一问三不知! 在村里遇上一位姓邓的老人,他说他耳朵听力不好,大声交流后,他大概知道了我们是来看灌江渠的。他说,修渠道是几十年前的事,当年参与修渠道的人大多已经不在了。修渠道的时候他才10来岁,没有参加修渠,但他知道渠道最难修的那段就在他们老翟家村上游不远处的鸬鹚岭,他指着远方的石山岭对我们说。问他走路到那里需要多长时间,他讲得不清不楚的。听到老人说起“鸬鹚岭”,王斌这时激动地说“我想起来了!那几个大字就在鸬鹚岭”。当我问王斌从这里走路过去需要多久?王斌却说,他之前是从上游往下走的,从老翟家村往上走他没走过。时近中午,我有事需要赶回县城,这趟探寻只好作罢。

查看了一下地图,我决定返程不走回头路。我们从白沙埠村的高峰渡口过江,走灌江西岸途经枧塘镇政府回到县城,从老翟家到县城加上过渡耽搁的时间,大约花了不到50分钟。

▲位于枧塘镇高峰白沙埠村的高峰渡口

高峰渡口位于枧塘镇高峰村委白沙埠村。单人过渡每人1块钱,人车过渡每趟5块钱,人不再收费。摆渡的是一位70多岁的大娘。她说她在这扯渡已经20年了。据说,政府给渡口每月有1千元的补贴。

由于没有拍摄到灌江渠的摩崖石刻,我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决定第二天上午再去探寻。

第二天一早,我先邀了曾长期在乡镇工作过的胡忠伟同学,然后又邀了王斌,我们从枧塘镇方向沿灌江西岸走。我们只要看到江对岸有高的石山就停下来观察,这样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就到了两河镇的源东村。

▲灌江风光——烟雨灌江(丁家村附近)

一路上,胡忠伟都在夸沿途的山水风光既有桂林山水的美,又有长江三峡的美。说如果县里有条件把这沿江的公路再扩建成沿江骑行道必将助推全州的旅游业发展,给沿岸的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经济利好。

▲灌江风光——烟雨灌江(源东村附近)

源东村处在灌江峡谷和一片开阔的田垌结合部,在源东村往南望,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往北看,灌江消失在崇山峻岭的峡谷中。在依靠水运为主的旧社会,源东算得上是一个富庶之地了,从村中成排的古民居可见一斑。

▲在两河镇源东村往南远眺▲横跨灌江的源东大桥/源东村往北看

横跨灌江的源东大桥位于两河镇源东村,是年底建成年正式通车的。在此之前,两岸的群众是靠摆渡过,河源东大桥的建成将两河镇到全州县城的距离缩短了十多公里。据说,还有一条在建的高速公路也将经过源东村,村旁正在修建跨江桥桥墩。在源东村的对岸临江有一座石山,但灌江渠绕开了这一段,未从灌江边沿江经过。显然,这里不可能有灌江渠的摩崖石刻。

根据王斌的回忆,过了渡口后然后往左边走,灌江渠的摩崖石刻就离渡口不远处的石山上。在源东村的下游不远有一个渡口在枧塘镇的江东村。于是我们在源东村掉头往回走,没几分钟的时间就来到了江东渡口,渡口所在地是江东村委的长冲村。我们向同船过渡的一位村民打听灌江渠石山上刻字的地方,她欣然地指着下游不远处那座山对我们说,就是那座远看像一只立在江边的鸬鹚的石山岭,刻的字就在鸬鹚岭上,并叮嘱我们过了江然后往左走,把车停在江边一座破房子边,再走路过去近一些,不要把车开到孟家村。此刻,我有点小激动——终于找到鸬鹚岭(鸬鹚山)了!

▲江东渡口

过了渡,我们按照村民的指引,把车停在破房子旁边。破房子是一座废弃的水碾房,江上筑了一道坝是为水碾引水的。破房子旁有一棵古老的樟树,枝繁叶茂,枝条曲折如虬龙,有横空飞腾的,有探江饮水的,甚是好看!

▲灌江边的古樟树

从古樟树出发沿着江边走大约1里路就到了鸬鹚山脚的灌江渠,渠道是紧贴着石壁开凿出来的。再往前走2-3百米,终于见到了刻有大字的石壁。

▲一瓶发霉的老酒

为了庆祝找到摩崖石刻,中午胡忠伟从酒柜里翻出一瓶发霉的董酒(酒的标贴背面盖了一个年6月的红戳),我们仨聊灌江渠的保护与开发、聊生态文明建设、聊乡村振兴、聊今年的水灾、旱灾、火灾、疫情……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下午……

▊二、悬崖壁上的历史记忆

▲石壁上的大字(年11月拍摄)

石壁上的大字依然清晰,但小的字有些不好辨认了,尤其是大字下面左右各有一个圆圈里的字已经很难辨析。

▲一对夫妇带着孩子从渠埂上走过

一对夫妇带着孩子从渠埂上走过。王斌年2月6日拍摄

▲石壁上的大字王斌年2月6日拍摄

▲当年开凿石山的钢钎印记还清晰地留在岩壁上(王斌年2月6日拍摄)

▲大字下面(左)圆圈里的字。▲大字下面(右)圆圈里的字。

如今,石壁上的大字依然还很清晰,但小的字有些不好辨认了,尤其是大字下面左右各有一个圆圈里的字已经很难辨析。好在王斌找到了他年拍的这些珍贵的图片。我把摩崖石刻的这些字还原如下:

劈山变河、幸福万代。

肖义生同志(被凿模糊了,我猜测是同志2字)题。

落款是:中共石塘乡乡委员会、石塘乡人民委员会、石塘乡人民公社。

英雄的石塘人民落成。

全州县灌江水电师石塘团一九五九年腊月。

左边圆圈里的字是:

雄师士气贯长虹,切河驱水横群峰。

挥戈直入破山岭,水到渠成献战功。

诗的下方还写有“戈壁”两个字。

落款:石塘团部

左边圆圈里的字是:

炉岭戈壁入云霄,石塘将士执神刀。

劈山开岭震四海,一载成河幸福来。

注:标红的字,已经看不清了,我是根据前后意思猜测的。诗的下方还写有“河水”两个字。

从石刻的文字可以了解到,鸬鹚岭这段渠道是当时的石塘公社组织群众修建的,年12月竣的工。

石刻上的“肖义生”是谁呢?

▊三、意外的收获,石塘遇黄月英老人

从鸬鹚岭回来的第二天我赴石塘镇,做客好兄弟王文胜家。王兄的母亲叫黄月英,今年82岁了,老人身体好得很,她的举止言谈给人感觉还是60出头的样子。当我们聊到灌江渠的话题时,她老人家给我唱起了本文开篇的那段顺口溜:叮叮当,叮叮当,打平鸬鹚山。修渠道,灌良田,建设发电站!

黄奶奶说,修渠道的那个时候,他们天天把这句顺口溜当歌唱,所以如今还记忆尤深。

顺口溜把修建灌江渠的作用简单明了地高度概括在“灌良田,建设发电站”几个字里。面对最艰巨的鸬鹚岭凿山工程,又通过“叮叮当,叮叮当,打平鸬鹚山”活泼、生动的语言来鼓舞士气,营造出一种在困难面前不怕苦不怕累的轻松氛围,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我真佩服那些为了建设灌江渠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建设者们。

当我问到肖义生是谁时,黄奶奶告诉我,肖义生原是朝南乡的党委书记。修灌江渠时,朝南和石塘两个乡合并成了石塘公社,肖义生是石塘公社的书记。我翻阅县志、查找资料,始终没有找到关于肖义生的丝毫记载。此刻,黄奶奶帮我解了密,真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啊!

地方志记载:石塘镇,清代属于恩乡,民国时期称石塘乡,解放初期叫石塘区,年秋撤区并乡时分成石塘、朝南2个乡。年秋石塘、朝南2个乡又合并为石塘公社。年又分成石塘、朝南2个公社。年,石塘公社改成石塘镇。年撤销朝南乡,整建制并入石塘镇。摩崖石刻的落款:“中共石塘乡乡委员会、石塘乡人民委员会、石塘乡人民公社”就是那个年代的印记。

▊四、灌江渠/灌江水利工程的巨大贡献和灌江精神

据县志记载,灌江水利工程是在全国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形势下施工的。年6月开工,年6月23日宣告竣工。建设高峰期,有5万多民工战斗在工地上。主干渠84公里,其中有25公里是石渠,其中悬崖峭壁3处,鸬鹚岭悬崖高米,塔鱼塘峭壁56米,合掌山绝壁高50米。炸山开渠,需悬空作业。由于工程艰巨,全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24名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为建设者,肖义生书记在石壁上留了个名,但那些伤残或牺牲的民工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更应值得追念啊!

灌江水利工程为全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解决了灌江以东及湘江以东,包括两河、枧塘、白宝、城郊(现全州镇)、永岁、黄沙河、庙头等乡镇局部的灌溉问题,促进了粮食稳生产。直到现在,很多稻田还依赖灌江渠的灌溉。二是依靠灌江渠建成了罗家湾、两河、五里坪等一批小型水电站,尤其是五里坪电站,极大地解决了那个年代全县的用电问题。

位于河南林州的红旗渠始建于年,比灌江渠建设时间稍晚。红旗渠跨越河南山西两省,建设难度比灌江渠更大,影响也更大,知名度非常高,所以也有群众称全州县的灌江渠是“广西的红旗渠”。

灌江渠是在建国初期国家处于极度困难、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建成的。灌江渠的建设体现了不怕苦不怕累甚至牺牲生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体现了面对艰险和困难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敢于与困难挑战的愚公移山精神,成千上万的群众吃住在工地劲往一处使,体现了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精神

▊五、对保护灌江渠摩崖石刻的设想

1、保护摩崖石刻的石壁不再受风雨蛀蚀

石壁上的字经过60多年日晒雨淋和石质表面的风化,字迹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小的字逐渐变得模糊而不可辨认。建议把这处摩崖石刻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把字迹重新清洗、描绘并涂上防雨水防风化的涂层;在悬崖上,搭建可遮雨的设施,避免雨水直接低落在石壁上的文字上。

2、完善至鸬鹚岭石刻处的交通

修缮、扩宽从高峰老翟家村至东江长冲村沿灌江渠的步道,方便前去参观的群众通行和游玩。但不要搞成机动车道!

3、建立灌江渠纪念馆

“劈山变河、幸福万代”,先辈们用汗水和生命来创造后代的美好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灌江水管所或是绕山雷公岭地质公园专门留出一块场地,建立灌江渠/灌江水利工程纪念馆。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建设历史,纪念那些为了工程建设献出宝贵生命的人,纪念那些为了工程建设做出贡献的一代建设者。更是纪念我们这个民族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不畏艰辛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4、建一座纪念碑

纪念为灌江水利工程付出了辛勤汗水的劳动者,纪念为灌江水利工程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六、灌江渠摩崖石刻路线图

航拍图交通路线图

灌江渠摩崖石刻所在的鸬鹚岭位于高峰老翟家村和东江长冲村之间,汽车可开到老翟家村或长冲村,鸬鹚岭不通汽车,只能从水渠的渠埂上步行过去,距离老翟家村约米,距离长冲村也是米左右。

线路一:自驾/全州县城——东门大桥——邓家埠——老翟家-步行到鸬鹚岭,回程可走原路,也可从高峰渡口过江经枧塘镇回。县城到老翟家约12km。

线路二:自驾/全州县城——枧塘镇派出所门口左转——枧头村——东江村—过渡—步行到鸬鹚岭。县城到东江村约14km。

线路三:打车/全州县城——东门大桥——邓家埠——老翟家-步行到鸬鹚岭-步行到东江村——过渡——打车回县城。12km+14km,打车费用并不高!

如果您对灌江渠及其摩崖石刻有更多的了解,或您有更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推荐相关阅读:

《游全州县灌江渠“跃进涵”/这可是广西的“红旗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