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的通山县城,一条迂曲的土径穿越县城东西,东通高数千仞的幕阜山脉,一直延伸到江西省境内。
一天上午,在一条通向崇阳、蒲圻的小山径上,突然响起一片“咯哒咯哒”的铁蹄声,打破了这座自古以来少战火,宁静而安逸的小山城。只见城西南的马路上尘土飞扬,浩浩荡荡,来了大约有三千军马,迎头的是一面闯字军旗,这正是李自成带领的人马,从北到南,一路溃败,损兵折将,兵穷力尽,由湖北金牛、保安走延(咸)宁、蒲圻,来到了四面环山的的通山县城。
大军走到城西南路口,突然停下了脚步。
一个身穿铁甲、高大七尺,浓眉圆目,脸型丰满,神勇威武的将士,掉转马头,直朝队伍中间奔去。
将士来到队伍中间,立即翻身下马,跪在一匹高大的白马前。
白马背上坐着一个年不过四十,身高七尺,浓眉大眼,双目如炬,气宇轩昂的中年人。
将士禀报道:“闯王,前方就是通山县城。”
李自成号令大军停止前行,就地休息。大顺军虽然一路败退,但是他手下仍有五六万人马。
一个探子从城内返回,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高声言道:“禀报闯王,此城已是通山县城,再往城东南行走数十公里,就是幕阜山脉的九宫山了。”
李自成右手抹着稀疏的长须,左手拉着白马缰绳,紧蹙着双眉望着眼前的山城。见两岸群山迭起,地势十分险要。
李自成的这拨人马,是一路偃旗息鼓,悄悄向九宫山进发的。之前,李自成已经派李过将军来跟九宫山民团团练程九伯取得了联系,希望能联明抗清,程九伯表示合作,并欢迎李自成的队伍来九宫山,他会提供粮草等一切方便,还说,他已派人拜见了南明兵部侍郎何腾蛟,何腾蛟准备派使者来商谈,要李自成暂留九宫山,等候南明的使者。李自成也早闻九宫山山势雄奇,是道教圣地,上书记载唐朝罗公远就在永兴县(通山)九宫山修练,道术高人,是一座名山。看来这地方确实不错,山形十分复杂,易守难攻,实乃兵家要地。如今,我部一路败南,后有明军袁继咸部十万大军追来,我大顺将领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田见秀都在武昌抗敌,郝摇旗、高一功、袁宗第等在长沙、岳阳与明军抗战,护我后退,而我等三万余人马又一路遇敌,损兵折将,今只剩三千壮士。前方又是江西境内袁继咸属军郝效忠、陈麟、邓林的五万大军镇守九江水陆要道,挡我前路。不如先在此休息两天,让将士们休养体力,再去九宫山。
李自成传令:部队暂时不进城内惊扰乡民,就在城西南边茺草地上搭建营房,就地安息。
为防明清军来侵袭,李自成还在通山县城各条入口的要道上布满了岗哨。
当日下午,李自成又派侄子李延率领五十名精壮骑士,去九宫山探路。
夜色渐渐降临,营房内,李自成盘坐在地,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张地图,地图上的山廓,是连绵的幕阜山脉,绵亘百里,千峰迭翠,万山雄奇,高数千仞,地形十分复杂。李自成心事重重地叹道:“我大顺五十万大军,节节南败,一路损兵折将,正处清军与明军的围缴之中,我有意在九宫山暂时隐居,联络各路大军,在九宫山会师,重整军心,招兵买马,再攻打京城,重振我大顺军威,建我王朝也。”
再说李延率领五十精壮骑土,沿着一条迂曲、陡峭的山径,一路朝九宫山方向挺进。到达九宫山脚下,见雄伟壮丽的九宫山,果然不同于其它江南名山,巍然挺拔着千峰万嶂,层层迭迭,直插云霄,一眼望不到九宫山顶,只见云雾绵绕于山腰之中,胜若仙景。
九宫山山路崎岖,陡崖绝壁,有些路径马群无法上去。李延就命领将士用砍刀僻路,终于登上了高耸云霄的九宫山顶。
将士们个个格外高兴,望着眼前的山色美景,个个赞不绝口。
湖对面有九座雄伟壮丽的宫殿,那是传说中铜梁铁瓦,气派非凡的混元宫、八卦宫、青龙宫、白虎宫、斗姥宫、无为宫、三清宫、七真宫、移花宫,传说是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所建,故此称为九宫山。
李延早前就听牛金星说过,九宫八卦倒是道教和易经的精髓。陈伯恭兄弟九人各居一室,率道徒按八卦阵法演习武艺,既练成了伏羲先天八卦阵式,又练成了文王后天八卦阵式。而九宫山下的村庄大部分都是李姓,据说是李元吉的后裔,而闯王和我等又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很可能还是同宗祖呢。
李延想道:“闯王之意是率我等在此地盘据,此山雄奇险峻,易守难攻,山下又有我们同宗祖的李氏后人,此山东挨江西,南靠湖南,北为武昌,古有一岭判楚吴之说,实为兵家必争之要地也。待我大顺军在此风水宝地休整数月,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再杀回京城去,此为上策也。”
李延带着五十骑士,来到近处的一座雄伟的宫殿。只见朱红色的宫门紧闭,顶层飞檐的阁檐正下方是一块金壁辉煌的牌扁,上面写着“移花宫”三个渡金大字,烁烁夺目。
再看宫门的正上方嵌着的一块玉石,上面镌刻着:“天庭仙景,地上移花”一排大字。
李延摇着宫门上的一对狮子头门环,不多久,一位六十开外的青衣道士推开宫门,上下打量着李延,问道:“施主是远道来上香的吗?”
李延直言不讳地答道:“我等是李闯王部下,今兵败至通山,闯王派我等前来,一是来送香火;二是想借道主之静地休整数月。待我大顺复天朝,再来感恩道主。请道主相信,我大顺素以民为天,以均田免粮为民生大计,绝不会打乱道主之静地的安宁,还望道主恩准。”
道士听李延一番言语,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回道:“施主原是闯王部下的将卫,久仰,久仰。早闻南方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乃贫民之义军也。”
道士又言道:“我只是宫殿内留下看院的道主,我姓张名友才,是张志和的后人。道长是我兄长张友明,他率三十道徒去铜鼓峰演练去了,你等先进院内休息片刻,我马上派人去通知我兄长回来。”
李延谢道:“有劳张道主了,我等就在院外等候,不必进院内打搅了。”
随后,李延即命令将士们在移花宫外休息。
此时,张友明道长正在九宫山主峰铜鼓峰传授伏羲先天八卦阵式。铜鼓峰因峰顶圆得极象一只巨大的铜鼓而得名,故又名铜鼓包。
伏羲先天八卦阵式和文王后天八卦阵式,是由南陈晋安王陈伯恭率弟兄九人悟练而成,在九宫山道教门派相传至今。练成真功后能心如空净,一尘不染,永不恋红尘富贵,不杀众生,以仁慈为怀,行走在密林绝壁之中,能如猿猴轻身。
张友明道长得到报告,不到一碗茶的工夫,就带着众道徒轻步如云,回到了移花宫。
张友才热情地向李延介绍:“这位就是我兄长,张友明道长。”
李延即向张友明弓腰行礼,言道:“大顺末将李延拜见道长”。
李延见张友明面容慈善,盘着满头银发、大耳圆目、身材清瘦,但满面红光,步伐健稳,是一位七十开外的青衣老者,心头便多了几分亲热。
张友明随即请李延进移花宫内入座。
张友明言道:“老夫没猜错的话,李延将军定是闯王的贤侄?”
李延拱手答道:“在下正是,请问道长怎得知?”
张友明言道:“说来话长,我与将军本都是陕西人。幼年时,听祖父说家乡本在子州县,因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出生于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张志和先祖,他三十岁的那年,因家乡连年战火不断,就同一些乡亲逃难至兴国州(黄石),后来先祖到九宫山修道,续传九宫山道教香火,成为一代宗师。”
李延叹道:“九宫山原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真是中原一座宗教名山啊!”
随后,李延说了此来的意图:“今我大顺军一路溃败,从北溃南至通山县,闯王派我等前来九宫山,一是久闻九宫山是道教胜地,来上香火。二是想借道长之地,给我们一席藏身之处。不知道长肯否通纳我们?”(欲知李自成能否在九宫山立足,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