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历史中,有欢乐自然就会有悲痛,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它也有一段最黑暗最难熬的时期。
在我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烈士墓园,名为“国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思想理念中,烈士陵园是个神圣的地方,那里面住着的都是我们后人敬仰的为中国做出卓越奉献的中国军人,但云南腾冲的烈士陵园,有些与众不同,为什么说它与众不同呢,是因为这座陵园中,除了有中国烈士在此安息只在,还有四位日本军人的尸骨在此埋藏。
一:关于腾冲战役
年,腾冲是中国在战争中,历时四个多月的时间,收回的第一个有日本军队驻守的县城,而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在腾冲战役时期,战争已到后期,并且在有外来国家的援助下,日本还是苦苦挣扎,顽固不化。在有这么大优势下,我国还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见腾冲战役是多么的惨烈。
年5月,由于当时的守卫司令龙绳武的畏战而逃,腾冲成了一座没有防御的县城,只有手无寸铁无助的百姓。
过了几日,名日本军人不费吹灰之力,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就轻轻松松地占领了腾冲,他们在那里烧杀抢掠,糟蹋粮食,无恶不作,曾经的世外桃源,在一片火海中,成了一片焦土。
腾冲的城墙是用巨石筑成,一般的炸弹根本无法伤它分毫,而且日本军队以易守难攻的来凤山作为制高点,在附近布满地雷准备让我军有来无回。
面对这块硬骨头,我军战士不惧凶险,打了整整17天,当时的腾冲百姓,不顾战火的凶残,冒着危险给战士们背沙包、送食物。给我军的后勤做了极大的保障,而我军战士淳朴百姓的忙碌,杀敌的热情极度高涨,誓死要拿回腾冲,保护我们的家园。
20集团军会战概要里记述的:“攻城的战役,一寸又一寸的争夺,处处都在激战,我们与他们打到贴身肉搏,山川被震动,杀声响彻至云霄,尸体全都东倒西歪,堆满了大街小巷,血流的路上到处都是。经历了数日的抗争,远征军伤亡伤亡军官员,士兵名。
在两国实力悬殊的对抗中,先辈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后代的安宁。
据幸存的老兵回忆,那时候,一群人冲上去试图剿灭敌人,半个小时过去了,仅存的也就是一个巴掌都数不完的人。他们的年龄,放在当下,也是应该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只会烦恼学习的孩子罢了,但是他们被形势所迫,因为一个侵略者的破坏,被迫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踏上了保家卫国的路,多数献出了青涩的生命。
二:日本请求拆除石雕
在我国历史上,日本对我国犯下的罪行不止一例:
年南京大屠杀,我国30多万南京同胞惨遭屠杀,三分之一的街道被摧毁,血染古都;
-年“三光”政策,他们残忍地推行“三光”政策,仅七个根据地就杀害我国同胞万余人;
年三灶岛“万人坟”,三灶岛沦陷八年间,共杀害我国同胞近多人,饿死多人;
-年的重庆大轰炸,仅仅五年间,向我国重庆投放枚炸弹,轰炸两百多次,死亡人数以上,近幢房屋被摧毁;
年细菌部队,日本陆军部队,用我国无辜百姓进行活体实验,超过名无辜同胞遇害。
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并没有说对中国所造成的伤害道歉或者忏悔,甚至还多次在他们的史书中篡改事实,而在日本的本土人,大多数都不知道日本在数百年前对中国所造成的伤害。
连小孩子都知道做错了事情要道歉求得原谅,很不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从来不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而且还在时不时试图事实,掩盖他们所犯下的错误,仿佛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一样。
在腾冲战役结束后,阵亡的将士们得以安眠故土,李根源将军和当地机构郑重商议之后,以屈原《楚辞》中的“国殇篇”命名该烈士陵园,国殇墓园在几次修整后也成了我国最大的墓园。
而在这座墓园里,还埋葬了几个日本军官,他们以跪姿下葬,面朝我军烈士们,并且以他们为原型,李根源将军还让人建造了四个同样姿态的石雕,长跪不起,双手捆绑,面朝烈士,向我国的烈士们赎罪。
日本在得知我国建造这四座石像的时候极度不满,企图用重金让我国销毁这四座石像。
我国对此要求也做出了回应,销毁可以,但是要答应以下三个条件:
1:日本拆除所有靖国神社;
2:日本需承认历史侵华的真实性,修改史书上那些不正确的事实;
3:日本必须道歉,向因为日本侵华战争而无辜受害的百姓道歉,向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而死去的英雄道歉。
但是日本拒绝了这几个条件,他们试图用钱掩盖着一切,他们不承认事情的真实,更不愿意认下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日本既然并不想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道歉忏悔的话,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拆除这些石像,就让他们替自己和国家向我们死去的无辜群众和烈士英雄忏悔赎罪吧,希望那四个跪立的石像,能够一直警醒我们,不忘历史,不忘屈辱。
三、总结:
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并不能因为现在的安逸和谐而忘记那些耻辱的经历,我们现在的平安美好是先辈们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堆积来的,是先辈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得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应该时时刻刻记住那一段黑暗的时期,铭记历史,只有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那些事实才会变成真正的事实,而该道歉的人才会为自己所犯下的错忏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30.html